生命科学六处

动物学学科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形态、分类、生理、行为、进化等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动物学的研究内容。动物系统发育、协同进化、形态进化的分子基础、动物行为和适应性进化等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动物分类、动物地理、动物资源利用及保护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整合。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受到重视。

  从近三年项目受理的情况看,分类学申请项目最多,占申请项目的24.72%;动物资源与保护领域受理申请占15.52%;动物遗传与进化占13.29%;动物生理学占12.18%。上述领域不但申报项目数量多,而且在某些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从项目评审的情况来看,无论选题还是设计,尤其在学术思想的创新性方面,比过去均有较大提高,但还应看到,有些申请项目中还存在某些问题,如:有的项目刻意追求创新而忽视了立项依据的阐述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部分项目的前期工作基础描述过于简单,没有提供具体的研究进展和详细研究内容;目标过高,或与研究内容不完全相符,过于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等;个别项目经费预算有不切实际的现象。

  今后,对未知动物类群、物种的鉴定和描述,对已知动物物种的厘定和分类地位的修订,仍是经典分类学资助的重要内容;以进化为中心的动物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是当前的重要领域;鼓励动物比较生理学、适应生理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模型建立等方向的研究;加强生物多样性、濒危动物保护、重要资源动物持续利用、重要外来入侵动物相关的生物学以及生物安全的研究;对我国特有动物类群和研究基础薄弱地区的动物学研究将继续给予扶持。

  学科鼓励根据我国动物资源的特色和区域特点,结合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探索;鼓励跨学科的交叉性研究。

畜牧兽医学与水产学学科

  畜牧、兽医学科以畜、禽、草、蚕、蜂为对象,研究产品形成、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基本规律。目前主要发展趋势是:微观水平的研究(分子、细胞、组织)与宏观水平的研究(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相结合,努力从整体上解决畜牧兽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畜牧兽医领域开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营养物质代谢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一些重要性状形成的机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动物病原的致病与免疫机理;人畜共患病与病原生态学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研究。

  近几年来受理和资助的项目涉及学科的各个领域,其中畜禽遗传育种(14.66%)、动物营养学(12.66%)及兽医传染病学(15.26%),不但申报项目数量多,而且在某些方面已形成研究特色。从项目评审的情况来看,申请项目无论选题还是设计,尤其在学术思想的创新性方面,比过去均有较大的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申请项目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跟踪国际上热点,由于关键科学问题凝练不够,使选题偏应用;在有关动物疫病方面,较多强调病原学的研究,忽略对重大畜禽疾病防控起重要作用的免疫学和实验动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水产学以水生经济动植物为对象,研究其生长、繁殖、发育、资源与保护及产品安全的基本规律。由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在水产学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应用,水产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呈纵向深入和横向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由一般生物学特性研究向分子水平方向发展,养殖生态基础研究更加受到重视。

  近年来,水产学科受理和资助的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其中水产生物生理学(14.52%)、水产生物病害与控制(22.86%)和水产养殖学(9.76%)不但申报项目数量较多,而且在水产动物的一些重要经济性状,以及一些重要病原的分子特征、致病机制方面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今后一段时期内,本学科将更加重视我国特有优质养殖动物产品质量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与奶业相关的基础研究;重要病原(包括人畜共患病)传播机制和致病机制以及新型疫苗和特异敏感诊断技术的基础研究;尤其重视营养生理以及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研究。

  学科特别提示申请者注意:①凡申请项目属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研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满足开展动物病原微生物研究的条件,否则将不予受理;②其他共性问题,请务必阅读生命科学部项目指南。

 


主  任:孙家广
副 主 任:孟宪平
委  员:韩 宇 韩建国 汲培文 梁文平 冯雪莲 柴育成
     黎 明 张兆田 李一军 韩培立
责任编辑:王丽汴 杨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