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三处

   生命科学三处包括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5个学科,集中了生命科学最基础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并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是生命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

  本学科主要资助方向集中在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是本学科重要研究领域。从历年受理项目情况看,蛋白质晶体学、包括蛋白质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课题有比较好的基础和深度;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跨膜信号转导等分支领域有比较优秀的课题;生物大分子结构计算与理论预测、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研究比较好地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点;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申请课题深度不够;糖生物学、环境生物物理方面的课题基础稍弱,电离、电磁辐射等对机体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仍集中在细胞或整体水平;生物声学、生物光学等方面的研究课题不多;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新技术新方法方面涉及面广,但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方法的申请课题不多。

  今后本学科重点资助方向及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鼓励和资助包括生物大分子结构计算与预测、蛋白质晶体学、核磁共振波谱、生物质谱、电镜等研究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的申请课题;鼓励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以及发展新的结构生物学方法用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和功能研究;

  (2)鼓励和资助研究细胞信号转导中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课题申请,如研究重要信号通路和途径中各个重要环节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鉴定和发现信号转导网络的新组分、揭示信号转导通路和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等;

  (3)鼓励和资助涉及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等共价修饰过程生化机制,以及组蛋白修饰在染色质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4)鼓励和资助RNA在诸多生命活动过程的作用和调控机制的研究;

  (5)鼓励借鉴数学、信息科学等交叉学科的方法和思路,开展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或整合生物学研究;

  (6)适当扶持和鼓励多糖和糖复合物的研究;

  (7)适当扶持和鼓励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环境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微重力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等研究;

  (8)针对2008年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申请课题深度不够‘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建议在本年度蛋白质组学的课题申请应有明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学科

  遗传学学科主要资助范围涵盖人类和医学遗传学、植物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以及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群体遗传学、进化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行为遗传学等。

  本学科的申请项目中,人类遗传疾病和动植物重要生物学性状相关的基因鉴定及其功能研究是受资助的主要方面。有关多基因复杂性疾病研究的申请数量在不断增加,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申请者对所掌握的遗传资源的情况分析部充分和拟研究基因的选择欠考虑。线粒体与人类遗传病之间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因此学科将予以重视。人类遗传学领域受理的项目较前几年明显下降,比如人类遗传多样性研究,国内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而且我国的人类遗传资源丰富,因此今后将加强在该领域的支持。基因表达与调控与表观遗传学领域受理的项目较多,获资助的数量也较多,特别是关于非编码RNA基因、基因的甲基化、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等研究是其中的热点,学科建议申请者应注意将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结合起来。在生物信息学方面,不少申请依然属于方法方面的探索,而从具体的科学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的申请较少,生物信息学是活跃的研究领域,学科将予以倾斜支持。此外,学科将鼓励申请者通过建立模式生物(酵母、线虫、果蝇、斑马鱼、小鼠、灵长类、拟南芥和水稻等)研究系统和模型,开展基因功能研究和多基因遗传疾病的机制研究。

  2009年的遗传学研究领域,将继续重视利用我国的人类和动植物遗传资源开展基因的分离鉴定,重视对重要功能基因开展机理研究,以及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手段开展的基因组功能和结构信息特征、比较基因组学、基因互作网络等交叉领域的研究。

  发育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体从发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发育生物学领域的主要资助范围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发育、胚层的形成、形态和组织器官发生与再生、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体细胞核重编程及核质互作等。

  发育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在组织、器官和个体水平上展开,学科重视从分子机理上认识各种正常发育过程和理解发育缺陷的研究。鼓励新的信号通路组分、非编码RNA和各种表观遗传修饰对重要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及其与组织、器官形成的关系研究。发育生物学重视基于模式生物开展的相关研究。在受理的项目中,干细胞及定向分化领域受理的项目较多,希望申请者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研究系统或模型,开展关于机理方面的研究。

细胞生物学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制的基础性学科。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主要是在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上,揭示在机体环境中的正常和异常变化条件下细胞的结构、功能、表型及其调控机制,并重视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在时空上的精细的分子调节机制及复杂的调控网络进行系统研究。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主要资助范围包括:细胞及细胞器的结构、成分及组装机制,细胞骨架和分子马达,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及细胞极性,细胞运动(包括细胞黏附和迁移)、细胞外基质,细胞间通讯及相互作用,囊泡运输(包括内吞和胞吐),细胞的表观遗传,细胞应激,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病原物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本学科的申请项目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依然是资助的主要方面。学科鼓励申请者将蛋白质的合成、修饰、降解、定位、转位的机理和正常与异常条件下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复合物的聚合、解离、及其组分的定位和活性的时空变化研究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相互联系起来;重视细胞衰老、死亡、自噬(autophagy)、癌变或其他病变的分子机理研究;重视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黏附与迁移,非编码RNA对细胞功能的调控,细胞对抗逆境或微生物感染等的分子机理研究。

  在2008年受理的项目中,细胞衰老、细胞死亡和细胞运动领域受理的项目较少,这些领域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国内从事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希望申请者能从前期研究中凝练出科学问题提出申请,学科将考虑予以倾斜支持。

  2009年将继续强调功能和机理性研究,重视各种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使用,重视从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上开展整合性研究,揭示与细胞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相关的各种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

  近年来国内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申请项目仍然多以描述性为主,机制性探索较少。不少申请不能准确全面地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不能基于预实验结果中的新发现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科学问题,进而形成科学假说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案。一些申请者所设置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细致,内容过于空泛或庞大,缺乏对实验技术路线失败的可能性分析及相应的解决和替代方案。

  本学科还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组织与胚胎学,资助范围包括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的发生、发育、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重视应用解剖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鼓励各种新的研究手段在该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从结构形态扩展到功能,从细胞延伸到分子水平开展相关的研究。

免疫学学科

  免疫学科的资助范围包括:

  在基础免疫学研究方面,主要资助免疫学基本科学问题的探索,如: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发育分化、表型特征、组织分布与迁移和功能调控;新型免疫分子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调控、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细胞定位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先天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识别机制比较及相互作用,先天免疫系统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与信号传递、抗原结构及其识别机制,免疫细胞活化与调控网络;免疫应答及其调控的细胞与分子识别机制,尤其注重各种负向调节性免疫细胞及其亚群和记忆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在应用免疫学研究方面,主要资助免疫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型研究体系的建立:应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和定量生物学方法对复杂免疫体系进行系统、定量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应用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在结构免疫学、纳米免疫学、糖类免疫学、免疫学示踪与成像技术等领域开展的相关基础研究;免疫相关疾病的模式动物研究体系的建立;应用免疫学新理论、新方法开展的新型免疫学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的基础研究;疫苗研制中的基础免疫学问题研究。

  在临床免疫学研究方面,鼓励基础免疫学研究人员与临床免疫学人员密切合作、开展基于临床的免疫学基础研究:基于有中国(或地区)特色的重大疾病,或充分利用我国疾病资源优势和遗传资源优势开展的临床免疫学基础研究;器官移植、生殖与避孕、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免疫耐受与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以及针对性诊断、防治方法的基础研究;感染性疾病中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侵害的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应用现代群体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体系开展各种免疫性疾病的致病基因及其特点的研究。

  根据2008年免疫学科申请项目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科特别提醒申请人在2009年度的申请书中注意以下问题:①请申请人务必参考《项目指南》中“限项规定”中的要求。②申请书的形式:请申请人务必参照《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中的要求。③申请书的撰写:请申请人务必按照《项目指南》中生命科学部对申请书撰写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提交申请书,否则将不予资助。

 


主  任:孙家广
副 主 任:孟宪平
委  员:韩 宇 韩建国 汲培文 梁文平 冯雪莲 柴育成
     黎 明 张兆田 李一军 韩培立
责任编辑:王丽汴 杨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