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深对党史、国史、科技史的理解,领悟革命担当精神,化学科学部党支部第三党小组于2021年6月16日上午在业务楼第二会议室开展“学党史·强科技”党史集中学习,会议由党小组组长崔琳同志主持,第三党小组全体党员同志参加会议。
介绍完本次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后,崔琳同志首先带领大家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大家对部分问题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比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为什么7月1日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教训是什么?为什么说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主要举措和进展成效有哪些?新时代的中国是如何警惕“黑天鹅”事件、防范“灰犀牛”事件,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为什么我国能够率先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胜利?”同志们各抒己见,现场讨论热烈。杨俊林同志结合前期在国际合作局的工作经历,就“一带一路”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他认为,科学基金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关键是寻求双方的共同点,以实际研究需求为切入点,才能推动国际合作的稳步推进。通过追忆我党的非凡历程和伟大成就,大家更加深刻的懂得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随后,结合科学基金工作实际,崔琳同志重点领学了《毛泽东邓小平谈发展尖端科技》的部分内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领导人都把科技发展摆在异常重要的位置上,同时有十分明确的观点,即“自强自立”。毛泽东同志曾做出部署——“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必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邓小平同志也做出批示——“毛主席提出以自力更生为主,这始终是我们的根本原则。不靠自己努力,许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当前国际形势紧张,中国更要坚持发展自己的高科技,着力解决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最后,支部书记杨俊林同志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习总书记提出的“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是需要我们不断在学习中感悟和提升,并最终转化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我们除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更要立足现状,认清差距与不足,推动科学基金深化改革落地落实。
通过此次学习,增强了同志们的科技报国情怀,为科学基金改革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全体党员表示,要以党史学习为契机,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深化基金改革、引领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