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首页 >> 化学科学部 >> 工作动态

化学科学部

    第290期双清论坛“基于活体的分子测量与环境毒理”在京召开

    日期 2021-12-25   来源:化学科学部   作者:庄乾坤 王春霞 云洋 万莹  【 】   【打印】   【关闭

      2021年12月5-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290期双清论坛“基于活体的分子测量与环境毒理”在京召开。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和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院士和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院士共同担任论坛执行主席。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和计划与政策局副局长姚玉鹏参加会议并致辞。来自环境化学、化学测量学、生物医学等学科领域27个高校、科研院所的45位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庄乾坤主持。

      杨俊林常务副主任介绍了双清论坛的科学内涵与发展定位,指出活体化学测量方法用于环境毒理研究的先进性和必要性。姚玉鹏副局长强调了双清论坛的重要作用,以及学科交叉和青年科学家参与的重要性。三位论坛主席分别就此次论坛在我国“十四五”和中长期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如何高效开好此次论坛以及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等方面提出期望和要求。化学科学部化学测量学学科主任王春霞就此次论坛的有关情况作了说明。

      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于健康医学,以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论坛围绕“面向活体分析的新原理和新方法”“活体中物质演变与过程可视化”“活体内污染物的应答网络及调控机制”“污染物对生命体的毒性效应及健康危害”4个议题,安排了6个主题报告和32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围绕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梳理了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瓶颈科学问题,提出了将活体分析原理和技术与环境毒理研究相结合的新思路,凝练了在活体层次开展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前瞻部署活体层次的环境毒理学研究,加强活体方法和技术自主创新及装备研发,从活体的物质演变、应答调控机制以及毒性效应和健康危害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对于揭示我国环境和健康的内在关联意义重大。专家们表示,期待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顶层设计和队伍组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建立多学科融合平台,助力我国实现环境健康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计划与政策局和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