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范围与联系方式
工程科学五处的资助范围主要包括电气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两个学科。
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
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包含电(磁)能科学、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两大领域,主要资助以电/磁现象和原理为主要对象或手段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面向电(磁)能的产生、转换与变换、传输、利用等过程中的相关科学问题以及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与规律等。本学科立足于电磁场、电路(电网络)、电工材料等电气科学领域,着力于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高电压与绝缘、电器、脉冲功率、放电等离子体、电力电子学、电能存储与应用、超导电工技术、生物电磁技术等电气工程领域,鼓励开展针对新现象、新理论、新模型、新方法、新器件、新设备的研究。
电磁场与电路领域主要包括:电磁场、电路(电网络)、静电、电磁测量与传感、新型能量转换与电能传输技术、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超导与电工材料领域主要包括:超导导体和磁体、超导电力技术、工程电介质、导电/半导体/绝缘/磁性/储能/传感材料以及其他电工新材料。电机及其系统领域主要包括:电机分析与设计、电机系统变流与控制、电机系统集成与整合、电力传动与驱动。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领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控制、电力系统保护、电力市场、电力信息、综合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高电压与放电领域主要包括:高电压与大电流、电气设备绝缘、过电压及其防护、电弧与电接触、电器、脉冲功率技术、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电力电子学领域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电能存储与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电能储存与转换原理、器件、装置与系统。生物电磁技术主要包括:生物电磁现象与机制、电磁场生物效应、疾病的电磁诊断和治疗技术。
近年来,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①研究范围不断丰富。例如,综合能源系统,独立电力系统,超常环境、极端条件下的电工材料、器件和装备等。②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例如:机器人和伺服系统中的电机,电气化交通、新能源载运装备、多电舰船与飞机、航空航天中的电能供给、存储、变换、电力传动与驱动(推进),电磁发射,冶金,环保技术等。③学科交叉不断显著。例如,智能电网、能源与电力市场、电力安全、智能感知、电能存储、脉冲功率、等离子体、生物电磁技术等领域,与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管理、生物医学等学科深度交叉。
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鼓励自由探索和学科交叉、追踪和引领学科前沿、解决“卡脖子”技术中的科学问题,特别鼓励在电磁能与材料相互作用、电力装备、电力电子器件、生物电磁技术和医疗电磁设备等方面开展学科交叉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学科
水利工程学科包括水利科学及水利工程、水工岩土工程及水电工程两个研究领域。资助范围涵盖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农业水利与农村水利、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力机械及系统、水工岩土工程、水工结构等。上述资助范围中的研究内容既包括本学科中不同尺度的力学和物理学过程研究,也包括力学和物理过程向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的延伸和耦合研究。
“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包括:水文过程的监测、模拟及其与伴生过程的相互作用,流域水系统,洪旱灾害,水资源,流域综合管理。“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包括:水体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污染物、有机质、水生生物等混合输移,沉积物的冲刷、搬运和沉积,河流水系过程与规律,治理与保护,以及流域水沙生态综合管理。“水工岩土工程”包括: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共性基本特性,水利工程和海洋工程特色岩土工程。
科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下。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研究变化环境下水文过程及流域水资源的形成演化机理;研究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农业水利与农村水利研究:农业农村水资源,水土环境和农业生态等,农业水利区划、灌排系统与村镇供排水系统规划,灌溉土地劣化及水土流失;智慧灌区与农村水利现代化。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研究:开放水体的运动规律及工程应用,泥沙及环境物质在开放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治理工程,生物与水环境条件的互馈机制,河湖治理工程及流域综合管理。水力机械及系统研究:水力机械中流动,空化与空蚀,磨损与磨蚀,多相流动,振动与噪声,流动控制,能量耗散,热弹流,流固磁热声多场耦合,抗磨材料,复合材料,故障诊断,智能控制,电站与泵站系统。水工岩土工程研究:岩土体本构关系、数值模拟、室内外试验与勘探观测,岩土体结构变形与稳定性;坝基、地基、边坡、堤防、隧洞、地下空间与地下结构等岩土工程问题。水工结构研究:枢纽工程、调水工程、堤防工程,以及水电站、通航与过鱼、河道保护与整治等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及运营。
电气科学与工程(E07) 010-62328301
水利工程(E09) 010-623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