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一处包括微生物学与植物学两个学科,主要资助基于微生物与植物的生物资源、系统演化、生理代谢等较经典的学科。

微生物学学科

  微生物学学科资助以微生物(含可培养和未培养)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它主要资助微生物的资源与分类、系统与进化、区系与生态、遗传与发育、生理与代谢等各个层次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微生物物种资源与基因资源、微生物基因组与基因功能、微生物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结构功能、微生物代谢组及调控网络、微生物与环境(寄主)的相互作用等是目前微生物学学科的核心研究方向,也是当前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资助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开展上述工作。

  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为微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与挑战。及时利用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平台技术和数据,将有效地克服制约微生物学发展的技术与知识瓶颈,有力地推动微生物学的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具有创新意义、跨学科交叉背景等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申请项目。希望通过基础性研究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队伍。从近3年受理与资助项目情况看,我国微生物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一些研究领域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是,研究方向不够集中和研究力量分散的状况仍比较突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独特的研究材料却未能提出创新的课题;有创新思路,却没有相应的研究力量保证项目的实施;有创新性前期发现的研究工作又难以继续深入;研究内容过多过大难于用面上项目完成;更缺乏长期坚持的有特色的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措施,推动科学家申请有创新思想的研究课题,并以多种项目形式给予资助。近3年本学科较大幅度地增加了资助指标,使得多数创新性强的优秀项目获得了资助。同时,为更有效地使用基金,每年遴选资助项目时,均对申请人的科研背景和潜力以及前期执行基金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认真考评。

  为了更好地稳定和培养真菌类生物经典分类人才,2005年度本学科将继续实行对"真菌经典分类"研究的倾斜政策。

植物学学科

  随着植物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科间的渗透与交叉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和国际化。

  从近几年受理与资助项目情况分析表明,植物系统发育与演化、植物激素和生长发育、水分及抗性生理等方面的申请数量相对较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基因组研究对植物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基因的发掘与功能研究逐步成为申请的热点。我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积累相对薄弱,今后应予加强。积极鼓励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尤其是与生态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联系,促进我国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学科优先支持能够解决该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基因功能研究、新结构发现、原创性理论与方法探索的项目给予特别重视;鼓励多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研究,如systems biology和evo-devo。重视"绩效挂钩",对优秀完成基金项目的主持人给予适当倾斜资助,而对完成欠佳的研究课题将建议不予资助。加大对有创新思想的青年学者的资助力度。

  植物分类、系统发育与进化等领域的研究日趋综合,在研究物种形成、系统发育与进化、生物地理等方面,注意加强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植物经典分类是植物学的重要基础,生命科学部将继续设立"经典分类倾斜项目",稳定和培养一批植物分类学人才,将优先对重要和特征类群进行支持,并重视关键、薄弱地区的植物地理区系调查和研究。

  植物解剖学和胚胎学领域的研究已由侧重于结构和形态发生及发育过程的描述,深入到探索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生殖过程的调控机理。应加强与生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结合,重视形态发生和发育过程的机理研究。

  植物生理学研究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鼓励在分子、细胞及个体等多层次上对植物的物质能量代谢、生长发育调控、逆境适应与抗性机理、激素作用机理、信号传导、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多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

  资源植物的研究涉及植被、物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尤其是次生代谢产物),加强对我国特有、珍稀和经济植物资源(如海洋、药用植物)的研究,鼓励生物多样性热点问题、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探索和民族植物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