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专家委员会暨编写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日期:2025-08-28  来源: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作者: 刘家琰、张贤   【 】   【 打印 】  【 关闭

  2025年8月24日,《第五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专家委员会暨编写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兰玉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专家委员会组长贺克斌,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编写专家组领衔作者及编写工作办公室成员等50余位代表参会。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其针主持会议。

  兰玉杰在讲话中指出,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并牵头推进《评估报告》编制工作。报告编制要紧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系统评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研进展,为国家决策提供坚实支撑;要敏锐把握全球态势,深入研判机遇和挑战,为提升我国气候治理影响力贡献科学力量;要充分发挥跨学科专家智慧,共同打造权威精品成果。他还充分肯定了历次评估报告的贡献,并对高质量完成本次任务寄予厚望。

  会议宣布成立专家委员会和编写专家组,明确报告评估范畴与重点方向,听取了编写工作办公室关于报告编制整体工作计划和进展的介绍。各报告领衔作者分别汇报了《综合报告》《气候变化科学基础》《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与适应》《气候变化减缓》等主题报告及多个专题报告的编写方案。与会专家委员会顾问和成员围绕报告框架设计、重点方向、评估方法及如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与国际需求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刘燕华在点评中表示,报告编制要深刻把握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态势与竞争格局,强化协同联动,关注碳市场建设。贺克斌在点评中指出,报告编制应聚焦“双碳”关键期挑战,科学评价成本与风险,创新评估方法,加强交叉研究与中国特色实践总结。

  《第五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由科学技术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牵头,会同11个单位联合开展。该报告旨在系统总结评估我国近五年来在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影响/风险与适应以及减缓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制定、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核心科学支撑,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