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生命科学部重点项目资助情况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受理期间,生命科学部共接收重点项目申请537项,受理499项,经同行评议、学科推荐、学部主任会议讨论、分管委领导批准,推荐150项重点项目上会答辩,经会议评审专家投票表决、委务会议审批,最终资助重点项目112项,直接费用33500万元。资助项目清单见下表。
2017年生命科学部重点项目资助清单
序号 |
科学部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依托单位 |
直接费用 |
1 |
3173000153 |
c-di-GMP分子驱动耻垢分枝杆菌抗氧化调控的信号通路与分子机制研究 |
何正国 |
华中农业大学 |
291 |
2 |
3173000156 |
利用非同源末端连接的基因组精简策略构建最适细胞工厂 |
祁庆生 |
山东大学 |
258 |
3 |
3173000042 |
链霉菌次级代谢调控通路的时序调控机制研究 |
李永泉 |
浙江大学 |
286 |
4 |
3173000196 |
酰基化修饰及微生物合成代谢调控研究 |
叶邦策 |
石河子大学 |
280 |
5 |
3173000636 |
古菌真核类型引发酶的亚基性质与功能演化的研究 |
黄力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293 |
6 |
3173000551 |
蓝光信号与温度信号协同调控光周期诱导成花的机制研究 |
刘宏涛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300 |
7 |
3173000171 |
一个颠覆植物铝敏感性的类受体激酶的功能解析 |
郑绍建 |
浙江大学 |
302 |
8 |
3173000108 |
以番茄为模式解析系统素和茉莉酸介导的植物防御信号通路 |
李传友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300 |
9 |
3173000263 |
蛋白磷酸酶CRPPs调控植物感受和应答低温信号的分子机制 |
杨淑华 |
中国农业大学 |
333 |
10 |
3173000379 |
类受体蛋白激酶GHR1介导气孔运动的分子机理 |
巩志忠 |
中国农业大学 |
339 |
11 |
3173000490 |
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分子机理研究 |
张宪省 |
山东农业大学 |
304 |
12 |
3173000344 |
光系统I生物发生的分子调控机理 |
卢从明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300 |
13 |
3173000092 |
水稻-菌根真菌共生信号的系统解析 |
王二涛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316 |
14 |
3173000581 |
探究高山草甸群落中植物减免种间花粉干扰的适应策略 |
黄双全 |
华中师范大学 |
281 |
15 |
3173000617 |
不同空间与时间尺度下寒冷湖泊浮游细菌的微进化比较研究 |
吴庆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298 |
16 |
3173000226 |
川金丝猴全雄群社会系统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的研究 |
李保国 |
西北大学 |
282 |
17 |
3173000244 |
枝角类多样化反捕食防御策略的调节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双重作用的响应 |
杨州 |
南京师范大学 |
261 |
18 |
3173000632 |
基于森林动态样地的阔叶红松林生产力时空格局与维持机制研究 |
郝占庆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291 |
19 |
3173000469 |
亚热带人工林补植树种根叶功能属性环境可塑性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
王辉民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98 |
20 |
3173000620 |
油茶自交不亲和分子机制解析 |
谭晓风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65 |
21 |
3173000553 |
基于木质素结构定向改性的木质素-纤维素酶相互作用调控 |
金永灿 |
南京林业大学 |
252 |
22 |
3173000645 |
染色质结构蛋白及其致病突变体对染色质高级结构调控的冷冻电镜研究 |
朱平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286 |
23 |
3173000354 |
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复制机理研究 |
孔道春 |
北京大学 |
308 |
24 |
3173000102 |
SRAD在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途径选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黄俊 |
浙江大学 |
290 |
25 |
3173000425 |
植物内质网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机制研究 |
李建明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78 |
26 |
3173000176 |
REGgamma蛋白酶体功能的调控机制 |
李晓涛 |
华东师范大学 |
289 |
27 |
3173000227 |
cGAS-STING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新机制及相关先导化合物研究 |
王琛 |
中国药科大学 |
308 |
28 |
3173000580 |
Ufmylation修饰在端粒酶生物学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丛羽生 |
杭州师范大学 |
311 |
29 |
3173000203 |
多聚化抗原诱导高效体液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 |
夏宁邵 |
厦门大学 |
250 |
30 |
3173000064 |
新型Th9细胞亚群分化调控及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
刘光伟 |
北京师范大学 |
294 |
31 |
3173000145 |
趋化因子受体CCR5介导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免疫细胞的结构与机制研究 |
吴蓓丽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309 |
32 |
3173000063 |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 |
高成江 |
山东大学 |
314 |
33 |
3173000410 |
依赖于肠腔溶菌酶的细菌配体对免疫系统的调控 |
刘志华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317 |
34 |
3173000030 |
铜绿假单胞菌ExoY调控选择性自噬降解TAB1从而抑制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 |
戈宝学 |
同济大学 |
286 |
35 |
3173000071 |
激活内源性神经发生构建功能性神经网络修复猴脊髓损伤机制研究 |
李晓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96 |
36 |
3173000413 |
细胞基质化组织工程神经修复神经缺损及神经再生微环境重建的机制研究 |
顾晓松 |
南通大学 |
259 |
37 |
3173000662 |
靶向栓塞治疗肝癌的生物纳米栓塞剂抗肿瘤活性与体内效应研究 |
聂广军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299 |
38 |
3173000252 |
Tau蛋白异常聚积引起神经细胞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
王建枝 |
华中科技大学 |
315 |
39 |
3173000538 |
帕金森病中的线粒体质控机制 |
张灼华 |
中南大学 |
321 |
40 |
3173000643 |
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易感基础与分子机制 |
姚永刚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322 |
41 |
3173000406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调控能量代谢的分子和环路研究 |
LU BAI |
清华大学 |
310 |
42 |
3173000158 |
组蛋白变体对脑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 |
焦建伟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315 |
43 |
3173000283 |
寨卡病毒感染导致小颅畸形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 |
许执恒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324 |
44 |
3173000245 |
研究调控神经元NMDA受体膜转运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
陆巍 |
东南大学 |
294 |
45 |
3173000152 |
利用清醒猴双光子成像研究初级视皮层V1神经元编码 |
唐世明 |
北京大学 |
243 |
46 |
3173000618 |
肝脏脂代谢稳态的转录调节机制研究 |
章卫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296 |
47 |
3173000619 |
GRK4在孕期不良刺激致子代高血压跨代遗传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曾春雨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321 |
48 |
3173000287 |
肠道稳态维持的调控机理 |
林鑫华 |
复旦大学 |
320 |
49 |
3173000552 |
肝血窦内皮细胞可塑性对肝脏组织稳态的调控作用、机制和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
韩骅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290 |
50 |
3173000090 |
肠-脑轴功能稳态失衡介导慢性内脏痛中枢敏化的机制研究 |
徐广银 |
苏州大学 |
299 |
51 |
3173000650 |
新型内分泌因子FIT介导的蛋白质营养感知通路在衰老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
李岩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295 |
52 |
3173000661 |
基本情绪和视觉基本单元的相互作用及“大范围首先”的皮层下通路神经表达 |
陈霖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315 |
53 |
3173000521 |
学习与记忆终生发展的机制与干预 |
薛贵 |
北京师范大学 |
274 |
54 |
3173000323 |
从多基因互作及miRNA调控网络水平研究生殖隔离的遗传机制 |
吴仲义 |
中山大学 |
303 |
55 |
3173000523 |
哺乳动物DNA甲基化表观遗传的核心机制与功能研究 |
翁杰敏 |
华东师范大学 |
316 |
56 |
3173000134 |
水稻能量代谢与表观修饰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生长发育和环境反应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
周道绣 |
华中农业大学 |
304 |
57 |
3173000289 |
DNA甲基化信息形成与维持的调控研究 |
朱冰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306 |
58 |
3173000163 |
遗传操作新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
周斌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97 |
59 |
3173000412 |
环形RNA计算系统生物学研究 |
杨力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98 |
60 |
3173000453 |
系统性研究癌症中RNA剪接异常的病理功能和分子机理 |
王泽峰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90 |
61 |
3173000009 |
转录后选择性剪接相关基因C20ORF14在人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维持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
金颖 |
上海交通大学 |
287 |
62 |
3173000299 |
SMAD4酪氨酸磷酸化调控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 |
冯新华 |
浙江大学 |
323 |
63 |
3173000188 |
HER2/EGFR信号调控TGF-β在控制细胞增殖与EMT和细胞迁移之间的功能转换及机制 |
陈晔光 |
清华大学 |
312 |
64 |
3173000257 |
微丝细胞骨架在神经前体细胞迁移中的动态变化及功能研究 |
欧光朔 |
清华大学 |
314 |
65 |
3173000049 |
纺锤体定向的调控机制与功能研究 |
周军 |
山东师范大学 |
299 |
66 |
3173000349 |
溶酶体稳态的调控机制研究 |
杨崇林 |
云南大学 |
308 |
67 |
3173000094 |
细胞器高尔基体调控小脑共济失调的机制研究 |
鲍时来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295 |
68 |
3173000587 |
致密核心囊泡成熟的分子机制研究 |
徐涛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307 |
69 |
3173000265 |
葡萄糖感应和AMPK调控的机制及其生物功能 |
林圣彩 |
厦门大学 |
310 |
70 |
3173000647 |
消化器官原基的前体细胞谱系与命运决定机制 |
罗凌飞 |
西南大学 |
302 |
71 |
3173000249 |
脑血管内皮细胞起源和发育及其调控机制 |
熊敬维 |
北京大学 |
311 |
72 |
3173000180 |
利用半克隆技术筛选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的关键雌性印记基因 |
李劲松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316 |
73 |
3173000363 |
化学小分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机理研究 |
邓宏魁 |
北京大学 |
295 |
74 |
3173000123 |
miR172c/NNC1模块调控大豆共生固氮和生长发育分子机理研究 |
李霞 |
华中农业大学 |
304 |
75 |
3173000395 |
水稻“3花小穗”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
何光华 |
西南大学 |
272 |
76 |
3173000646 |
玉米醇溶蛋白转录因子Opaque2的翻译后修饰调控研究 |
宋任涛 |
中国农业大学 |
315 |
77 |
3173000216 |
玉米单倍体诱导机制的遗传和分子解析 |
严建兵 |
华中农业大学 |
299 |
78 |
3173000417 |
水产品中不携带溶血基因(tdh/trh)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形成机制 |
吴清平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296 |
79 |
3173000541 |
淀粉分子链重构制备低热量糊精的酶学基础研究 |
吴敬 |
江南大学 |
311 |
80 |
3173000247 |
红曲色素发酵产生过程中光磁耦合调控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研究 |
陈福生 |
华中农业大学 |
317 |
81 |
3173000399 |
热加工诱导食源铁储藏蛋白结构变化及对其铁吸收机制的影响 |
赵广华 |
中国农业大学 |
294 |
82 |
3173000382 |
全面解析禾谷镰孢菌与寄主农作物时空特异性动态互作的分子机制 |
唐威华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99 |
83 |
3173000484 |
棉花-黄萎病菌跨界RNAi及相关效应蛋白的调控机理和抗病应用研究 |
郭惠珊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321 |
84 |
3173000240 |
神经肽NPF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识别和互作的调控机制 |
赵章武 |
中国农业大学 |
283 |
85 |
3173000459 |
叶蝉精子介导病毒垂直传播导致水稻瘤矮病在我国常态流行的机制 |
魏太云 |
福建农林大学 |
300 |
86 |
3173000447 |
褐飞虱新型短翅群体对田间群体的替换能力及机理研究 |
张文庆 |
中山大学 |
303 |
87 |
3173000324 |
重要杀菌剂与作用靶标的互作及调控机制 |
周明国 |
南京农业大学 |
318 |
88 |
3173000607 |
重要农业害虫RNA干扰效率差异机制研究 |
张建珍 |
山西大学 |
299 |
89 |
3173000275 |
辣椒疫霉氧化固醇结合相关蛋白功能及结构生物学研究 |
刘西莉 |
中国农业大学 |
293 |
90 |
3173000613 |
月季花瓣感应乙烯启动衰老的发育调节机制解析 |
高俊平 |
中国农业大学 |
300 |
91 |
3173000375 |
苹果高类黄酮优异种质创制及其类黄酮代谢机理的研究 |
陈学森 |
山东农业大学 |
275 |
92 |
3173000627 |
大白菜雄蕊育性调控机制研究 |
冯辉 |
沈阳农业大学 |
280 |
93 |
3173000377 |
菊花耐涝关键基因挖掘及其调控机制 |
陈发棣 |
南京农业大学 |
314 |
94 |
3173000239 |
异翅亚目昆虫食性及其关键形态特征的进化 |
彩万志 |
中国农业大学 |
315 |
95 |
3173000655 |
灵长类大脑进化分子机制的转基因猕猴研究 |
宿兵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340 |
96 |
3173000241 |
宁夏石炭纪有翅昆虫的形态多样性与重要特征的辐射演化 |
任东 |
首都师范大学 |
275 |
97 |
3173000168 |
活性氧、FoxO和能量代谢调节昆虫滞育的机制 |
徐卫华 |
中山大学 |
301 |
98 |
3173000062 |
G-蛋白偶联受体在蜕皮激素拮抗胰岛素并促进化蛹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赵小凡 |
山东大学 |
319 |
99 |
3173000128 |
极端环境下卤虫异染色质调控胚胎休眠及细胞静息机制 |
杨卫军 |
浙江大学 |
304 |
100 |
3173000040 |
霸王适应逆境的分子基础及其在紫花苜蓿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
王锁民 |
兰州大学 |
285 |
101 |
3173000295 |
猪胚胎附植定位类型差异机制解析及关键基因挖掘 |
余梅 |
华中农业大学 |
279 |
102 |
3173000499 |
仔猪碳水化合物营养平衡模式及其肠道微生物介导机制 |
陈代文 |
四川农业大学 |
282 |
103 |
3173000543 |
山羊胃肠道微生物协同参与氨基酸感应和转运的分子机制 |
谭支良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282 |
104 |
3173000077 |
利用从江香猪资源发掘调控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键微生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晏向华 |
华中农业大学 |
295 |
105 |
3173000565 |
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溯源及传播机制研究 |
刘雅红 |
华南农业大学 |
280 |
106 |
3173000297 |
孕酮和雌二醇影响弓形虫入侵和增殖的机制 |
刘群 |
中国农业大学 |
293 |
107 |
3173000302 |
猪δ冠状病毒辅助蛋白拮抗I型干扰素的机制及其对致病性的影响 |
肖少波 |
华中农业大学 |
328 |
108 |
3173000058 |
鸡白痢沙门菌诱导Th2应答的抗原发掘及免疫机制研究 |
焦新安 |
扬州大学 |
289 |
109 |
3173000649 |
鲤鲂杂交形成新型二倍体和四倍体鱼的遗传特性研究 |
刘少军 |
湖南师范大学 |
330 |
110 |
3173000658 |
半滑舌鳎雌性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及基因组编辑性控育种的基础研究 |
陈松林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323 |
111 |
3173000356 |
病毒和细菌共诱导的多效型牙鲆microRNA及其功能解析和应用探索 |
孙黎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291 |
112 |
3173000371 |
海水养殖鱼类高效免疫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
战文斌 |
中国海洋大学 |
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