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金发计〔2022〕35号
尧德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议科技部四川成都和重庆共同设立科技专项共同打造成渝科技中心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对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长期以来对打造成渝科创中心给予大力支持,并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形式助力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8年启动了新时期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统筹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首批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5年内四川省共出资450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匹配经费15000万元。三年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共资助项目111项,直接费用28345万元。202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也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5年内重庆市共出资240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匹配经费8000万元。两年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庆)共资助项目25项,直接费用6750万元。从近几年项目资助情况看,川渝两地共获联合基金项目资助136项,直接费用合计35095万元。其中两个资助方所资助项目中本地区依托单位负责项目共计127项,直接费用32526万元,占比高达到93.38%,为川渝科创中心建设培养了科研团队和人才队伍。
二、加强川渝两地高校科研机构建设
在成渝两地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202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四川省共有8所学校的14个学科入选;重庆市有2所高校的5个学科入选,较首轮新增1个建设学科。目前,科技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川渝两地共同谋划建设西部科学城,支持成渝地区引入或培训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体系、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服务平台等,鼓励世界顶尖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顶尖科学家团队在成渝地区建立高水平新型民办大学和国际化特色学院,助力成渝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聚集区。
三、加强成渝地区科技交流共享
围绕举办一些大型而专业的学术会议,培育若干成渝品牌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川渝两地科技界和外地(国内外)科技界人士深度交流等方面,以科技部为主体的相关部门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支持成渝地区联合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共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科技部作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机制成员单位,积极支持重庆与新加坡在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多个方向开展合作,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此外,西部科学城的建设对于成渝地区培育品牌性科技交流活动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上述措施对促进成渝地区科技资源交流共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下一步,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会同科技部、教育部共同支持四川和重庆地区打造成渝科技创新中心。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继续加强与四川省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合作,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与两地政府共同实施好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工作。教育部将支持两地政府加大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的力度,统筹区域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积极探索以新机制、新模式建设好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尽快提高整体发展和建设水平。科技部将继续推动成渝地区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感谢您对科学基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计划与政策局010-623298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