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金发计〔2020〕76号
宋宝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贵州省国家级别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非常赞同您提出的“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的观点。“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作为支持我国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各类人才项目一方面致力于高层次人才选拔与培养,同时也特别关注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向以西部地区为代表的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科研人员进行倾斜支持,以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与协调发展。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优青)支持最具创新能力与精力的青年科研人员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以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根据杰青和优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考虑到这两类人才项目的不同定位,杰青的申请人年龄限制在45周岁以下,优青的申请人年龄限制在38周岁以下(女性在40周岁以下)。这两类人才项目自设立以来,一直对全国各地的申请人年龄进行统一要求。在每年获资助的优青和杰青项目中,西部地区依托单位的获资助者约占10%。在2014-2019年杰青项目获资助者中,来自贵州省依托单位申请人的资助率为8.57%,比全国8.34%平均资助率高0.23个百分点。
为培养和扶持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的科学技术人员,稳定和凝聚优秀人才,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自然科学基金委于1989年设立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专门对科学研究基础薄弱地区进行倾斜资助,加强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该类项目累计资助31223项,费用总计114.90亿元,其中贵州省1990年纳入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范围,共获资助2478项,直接经费90160万元。2014-2019年,贵州大学申请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获资助率为21.17%,高于该类项目的平均资助率(18.46%)。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扶持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扎根边远地区开展创新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入调研,针对西部地区人才短板问题,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地区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意见建议,继续研究探索调整资助政策,梳理和完善人才类项目结构,优化人才类项目评价体系,加强对包括贵州在内的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更多举措,为西部地区培养和稳定基础研究人才、吸引和促进高层次人才快速成长做出贡献。
联系单位及电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010-623291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0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