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命科学部 >> 工作动态

生命科学部

    “中国地方猪种成肌与肌内沉脂的遗传机制解析”重大项目启动资助

    日期 2017-12-07   来源:生命科学部   作者:胡景杰 任红艳  【 】   【打印】   【关闭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生产大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实现地方猪种育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猪肉的产量和品质,是我国遗传育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经过专家讨论,咨询委员会投票通过,设立了重大项目“中国地方猪种成肌与肌内沉脂的遗传机制解析”,并公开发布指南。该项目拟针对我国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地方猪种,围绕遗传改良猪瘦肉产量及肉品质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综合应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学、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现代方法,系统地鉴定这些地方猪种的肌肉组织学、细胞学及生化特性,发现调控成肌和肌内沉脂过程的基因组功能元件及关键转录调控因子,揭示肌肉组织中成肌和肌内沉脂的机理,实现地方猪种育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指南发布后,共接收项目申请3项,课题申请12项,共计15份申请。经过同行评议、评审论证会答辩、专家讨论、投票和委务会审批,由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教授主持的项目 “中国地方猪种成肌与肌内沉脂的遗传机制解析” 获得资助。该项目拟以我国特色地方猪种和外来瘦肉型猪种为研究对象,从发育生物学和比较生物学等角度,运用高通量组学和免疫组化等技术,系统研究猪胚胎期成肌和成脂定向分化、出生后肌纤维发育和肌内沉脂过程中的生理信号及生化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以及肌纤维数目、类型和组成等生物学特征的形成规律,揭示肌肉及肌内脂肪细胞发育的时空特性、生理生化调控机制;采用全基因组序列关联分析和整合系统生物学方法,鉴别调控地方猪成肌和肌内沉脂性状的因果基因、DNA功能元件及关键转录调控因子,建立多品种肉质性状基因组预测和标记效应评估模型。研究成果可望发掘一系列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系统阐释地方猪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形成的遗传机制,实现地方猪种育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该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资助经费为17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