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学者在肠道菌群调控结直肠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3-05-18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李璞 石嵘  【 】   【打印】   【关闭

    图 肠道菌群调控结直肠癌的机制模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30081、82250005、82073115、82230016、81972203)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团队在肠道菌群调控结直肠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系列研究成果连续发表三篇论文:(1)以“宿主菌群失调引发尿素循环激活驱动结直肠癌的发生(Urea cycle activation triggered by host-microbiota maladaptation driving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为题,于2023年4月4日发表于《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3)00081-5。(2)以“微生物来源色氨酸分解代谢物调节他汀类药物对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Microbiota-derived tryptophan catabolites mediate the chemopreventive effects of statins on colorectal cancer)”为题,于2023年4月1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3-01363-5。(3)以“梭杆菌核酸衍生琥珀酸诱导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耐药”(Fusobacterium nucleatum-derived succinic acid induces tumor resistance to immuno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为题,于2023年5月10日发表于《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fulltext/S1931-3128(23)00161-0。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群可与宿主形成免疫-微生物代谢轴,影响宿主尿素循环代谢途径,进而调节宿主免疫代谢与功能,驱动结直肠癌的发生,为干预结直肠腺瘤-腺癌进程,提供潜在的诊断、预警及治疗靶点;诠释了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宿主色氨酸分解代谢,增加肠腔内的色氨酸,从而使部分依靠利用肠腔色氨酸的罗伊氏乳杆菌丰度升高,该菌利用自身的ArAT酶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3-乳酸,通过靶向RORgt抑制TH17,可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提出具核梭杆菌通过分泌代谢产物琥珀酸,激活肿瘤细胞琥珀酸受体(SUCNR1)-HIF-1α-EZH2轴,进而抑制cGAS-IFN-β通路,减少Th1型趋化因子CCL5和CXCL10分泌,下调CD8+T细胞的趋化和活化功能,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PD-1单抗疗效(图)。

      系列研究成果深入解析了肠道菌群调控结直肠癌的重要作用机制,为肿瘤诊断与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