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学者在血栓事件生物钟调控机制及干预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期 2022-04-02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王蕊 高霏 江虎军  【 】   【打印】   【关闭

    图 生物钟核受体通过Rev-erbα/OPHN-1/RhoA/ERM信号通路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625002、81930007、91839301、81470389、81800307)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研究团队在血栓事件生物钟调控机制及干预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促发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Circadian nuclear receptor Rev-erbα is expressed by platelets and potentiates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thrombus formation)”为题,于2022年3月10日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c109。

      心脑血管事件是猝死的最主要病因,急性血栓形成是关键环节。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等临床血栓性事件均高发于凌晨,现有认知未能完全阐释这一临床现象。血栓事件的发生机制远未阐明,抗栓药物的研发是心血管临床医学的重要需求。因此,探索血小板活化与血栓形成的机制和干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首先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健康人血小板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呈现昼夜震荡的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急性心梗患者的血小板中,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的活化具有晨峰现象,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者利用转基因小鼠的颈动脉血栓、肺栓塞以及急性心梗等临床前血栓模型,揭示了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是常见血栓性疾病中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共同驱动因子,而作为人体内血小板来源的骨髓成熟巨核细胞的生物钟昼夜震荡则是血小板活化晨峰现象的原始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了一条Rev-erbα/OPHN-1/RhoA/ERM血小板活化的信号通路。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作为节律调控环路中的关键基因,是核受体家族中潜在药物干预靶点(图)。

      团队利用小分子—蛋白质对接技术,发现一种Rev-erbα特异性抑制剂能够抑制这一活化通路,从而显著抑制人血小板活化和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中存在生物钟核受体的新发现,为抗栓药物的研发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