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陕南镇巴县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动物
    ——比澄江动物群更为古老

    日期 2021-11-10   来源:地球科学部   作者:郑袁明 李海龙  【 】   【打印】   【关闭

    图1 苔藓虫生态复原图

    图2 滇东澄江动物群与陕南灯影组西蒿坪生物地层对比. 澄江动物群产出层位为Eoredlichia-Wutingaspis三叶虫化石带. 陕南苔藓虫门房原始蜂巢虫(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产出于Parabadiella三叶虫化石带

    图3 陕南镇巴灯影组西蒿坪段赋含的三叶虫拟小阿贝德虫和舌形贝腕足动物始圆货贝(Parabadiella-Eoobolus)及其寒武纪全球古地理分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20104002、41890844、41621003)等的资助下,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张志飞教授带领的冠轮动物课题小组与国内外研究团队通力合作,在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门类起源研究方向取得新的进展,以“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Fossil evidence unveils an early Cambrian origin for Bryozoa)”为题,于10月28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033-w。《自然》杂志同期以“苔藓动物门最终发现在寒武系(Bryozoan fossils found at last in Cambrian deposits)”为题做了专题评论,揭开了苔藓动物门的寒武纪起源之谜,表明该门类在5.3亿年前已经出现并参与了在地球宜居性演化。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上已知最为宏伟的两侧动物生命爆发事件。在距今5.4~5.18亿年前的地球海洋中,突然爆发性地出现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的早期祖先代表。苔藓动物门作为地质历史中非常重要的动物门类,通常群体生活,模块化生长,包壳造礁,生态复杂,一直缺乏寒武纪时期的确凿化石记录。而在距今4.8亿年后的奥陶纪后碳酸盐岩地层中,苔藓虫却极为丰富,因此被认为是奥陶纪大辐射的产物。

      研究团队在陕南镇巴县小洋镇小洋剖面灯影组西蒿坪段的碎屑灰岩中,通过酸蚀处理方法,发现了几个毫米级的微体化石。研究表明,这些微体化石代表地球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苔藓虫)—门房原始蜂巢虫(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图1),从而将苔藓动物门的地质历史从奥陶纪前推到寒武纪大爆发早期,将苔藓动物的地质历史前推至少5000万年(图2);苔藓动物适宜在清澈的硬底质环境中生活,从而揭示了泥页岩中保存的特异型化石库中缺乏苔藓动物化石的原因;提出了现代苔藓虫可能起源于群居的祖先类型而不是单体生活祖先(图3)。该发现为地球动物树成型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特异型化石的研究并不能完全揭示地史上生命演化的历史过程,还需要其他化石的约束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