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杰青”基金释放科技人才巨大效能

    日期 2019-09-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舒  【 】   【打印】   【关闭

      【科学向未来】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自1994年设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从设立之初的每年资助50人,到2019年的300人,“杰青”基金从资助力度到覆盖学科数量都有大幅增加,“杰青基金项目获资助者”(以下简称“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及其率领的研究团队已成为我国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主体骨干力量。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他指出,“杰青”基金在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本期,我们采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梳理介绍“杰青”基金25年发展历程,并介绍未来即将实施的新举措。

    1 培育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人才

      25年来,“杰青”基金资助的青年科技人才大多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1995年—2017年间增选的12批中国科学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中,228人曾获“杰青”基金资助,占总数的36.36%;现年60岁(含)以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86.41%曾获“杰青”基金资助;50岁以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全部曾获“杰青”基金资助。每届增选的科学院院士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占比逐年提高,2017年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占比达到72.13%。

      1995年—2017年间增选的13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中,88人曾获“杰青”基金资助;现年60岁(含)以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38.62%曾获“杰青”基金资助。每届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占比亦呈现明显增长趋势,2017年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占比达到26.87%。

      不仅如此,“获杰青基金资助者”申报院士中的代表性成果大多来自资助期间或是“杰青”基金研究工作的深化。“杰青”基金还助力了基础研究领域高温超导、拓扑绝缘量子态、脑科学、分子影像、灵长类动物模型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的不断涌现。

      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杰青”基金所选拔和培养的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端人才的主要资源,为百年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和重要支撑。

      同时,“杰青”基金不仅培养了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领军人才,打造了我国基础研究高端人才储备库,也培养了一批科技界的管理人才,引领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型专家。

    2 引领中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

      2000年—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共授奖636项。其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参与完成511项,占获奖总数的80.35%;“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奖388项,占获奖总数的61.01%。2013年—2018年,共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7项,全部有“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其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奖4项。此外,还有一大批“获杰青基金资助者”获颁如“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等重要国际学术奖励。

      以上数据表明,“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引领了中国前瞻性基础科学发展,不断为科学前沿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作为科研领军人才及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日益凸显,是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力量。

      2000年—2018年间,国家技术进步奖共授奖3196项,其大多由企业作为主体完成。在213项特等奖和一等奖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参与完成61项。特等奖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参与完成占比38%,一等奖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参与完成占比28%。2000年—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共授奖717项。“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参与完成292项,占获奖总数的40.73%;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奖217项,占获奖总数的30.26%;特别是2000年—2018年颁发的1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作为第一完成人有8项。

      以上数据说明,“获杰青基金资助者”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多个国内或国际首创,有效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在一些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提升中国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立足基础研究国际前沿,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获杰青基金资助者”有效利用国际(地区)科技资源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研究,不断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25年来,“获杰青基金资助者”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在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逐步实现了由学习跟踪向并行发展的转变,其中大型强子对撞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中方参与人均以“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为主体,不断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在数学、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作用和地位。在国际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2016年—2018年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中,1971名科学家先后入选,其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719名,占总数的36.48%,640名“获杰青基金资助者”连续三年入选,显示出他们引领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持续影响力。2014年-2018年,529名中国大陆科学家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其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193名,占总数的36.48%,表明他们已成为各领域高影响力的学者和卓越研究的引领者。

      而当选外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青年学者,多数为“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现有70岁(含)以下中国大陆地区外籍院士15人,全部为“获杰青基金资助者”。1994年—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共计210人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91人,占比43.3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和2016年占比高达90%以上,彰显出他们持续攀升的国际认可度。

    4 面向未来积极规划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座谈会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迅速展开研究,积极部署具体落实工作。

      一是加大关键领域支持工作。要深入研究如何瞄准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制约,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力争在一些战略必争和重要领域“站稳脚跟”,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站得住、站得稳、有根基。并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塌下心来做基础研究。

      二是要充分发挥“杰青”基金的试验田作用,持续推进“杰青”基金资助管理改革,积极实施经费使用“包干制”,推动改革集成,形成合力;探索建立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充分信任科学家,为他们心无旁骛开展研究、脚踏实地持续奋斗和义无反顾攀登科学高峰创造条件。

      三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认真总结和发扬“获杰青基金资助者”这支队伍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要在科学基金资助管理中尊重科学规律和科研规律,鼓励科学家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勇于探索,不怕失败。要引导科学家严格遵守科研诚信和道德伦理规范。

      四是完善人才资助机制。要统筹考虑人才资助,在“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改革任务中认真落实。要致力于解决人才计划存在的两方面问题:不同年龄段人才计划的合理接续问题;防止出现某一类人才计划引发的“独木桥”问题。要注重支持更年轻的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力度支持高水平的外国人才,既促进创新,又宽容失败,激励更多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催生更多科技“奇果异香”,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