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科学基金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日期 2004-04-02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任飏 马世龙  【 】   【打印】   【关闭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整个科学技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一流人才聚集的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基地,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实力增长以及国防力量不断增强的有力后盾。它打破了一向以部门所有制所造成的封闭和割据的局面,提倡“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从开放、流动和联合中寻找解决困境的根本出路。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手段。离开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家重点实验室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加速提高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尽快占领一批高科技的制高点。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提高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大趋势要求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力争主动,担当重要角色。 培养“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对外开放的软件新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1996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部委级科研项目156项。近两年来,实验室在软件基础研究、大型软件研制关键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2000年8月,李未在世界计算机大会上做特邀学术报告,之后,日本筑波大学电子情报工学系多次向李未表达了与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的愿望。北航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室即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递交了在华召开国际会议申请书,并得到了国际合作局的高度重视。在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由该实验室举办的“开放计算与开放逻辑——亚洲软件基础研讨会2002”国际学术会议2002年7月在杭州召开。中、日、德等在计算机领域国际顶尖的20余名科学家出席会议。本次会议反映了此领域的国际最新前沿研究,为亚洲软件基础研讨会的正式成立和中日合作项目的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网络环境下的计算中,大量各种计算模式的程序动态地协作,形成了复杂和演化的系统。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建立一个可行的理论框架,要求推广经典的计算模型,并且集成例如互操作性、构件移动性、动态和协作计算等新的计算特征。发展这样的理论框架是促进计算的实践和理论进步的关键之一。基于此,实验室计划在中国召开“亚洲程序设计语言与系统研讨会2002”。基金委国际合作局为本次会议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大会就计算机领域的基础性和前瞻性问题分别组织了主题报告及分组讨论。出席本次大会的大都为当今世界计算机领域的知名学者。    该实验室始终坚持自主的原创性理论研究,近年来基于李未提出的开放逻辑、围绕网络环境下计算模型、计算特征和性质、海量信息处理等前沿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起国际学者的注意和兴趣,并表示出合作的浓厚兴趣。这些合作是围绕我国学者提出的理论和研究方向进行实质性合作研究,与我方合作的日本学者不仅是日本国内的顶尖学者,而且也是国际知名学者,这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4月,该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日本学术振兴会联合资助合作研究项目“开放计算的验证和优化”。科学基金将实验室这次高层次、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到战略高度上,给予重点支持。目前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已经顺利开展,已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影响和学术上的推动作用。李未应邀在东京大学就软件规约修改演算做了两小时的特邀报告。日方计算机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也随后应邀到北京、南京访问,就开放计算的逻辑框架和实现问题进行研讨和报告。“亚洲软件基础学会”已正式宣告成立,得到亚洲计算机软件科学和技术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参加。实验室与学会共同主办了第一届亚洲程序设计语言与系统学术会议(APLAS'03)。APLAS'03主要面向亚洲学者,也是一个国际学术论坛,会议文集由世界著名的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计算机科学讲座”(LNCS)系列丛书出版(SCI收录)。    通过开展深入、广泛、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使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在国际更高的水平上实现飞跃,提高了实验室的学术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验室形成了以李未为学术带头人、在计算机前沿领域开展基础研究的信息科学创新团队。实验室一批年轻的优秀人才迅速成长起来,国际合作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开拓了宽广道路,让他们更快地进入计算机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科学基金成为实验室成长的“孵化器”。 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质量    回顾实验室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开展广泛、深入、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所取得的瞩目成绩,实验室深刻体会到科学基金在促进该实验室基础研究发展,推动源头创新,发现、培养和凝聚高水平人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世纪,我国科技工作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加强:    首先,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以我为主”、国外科学家广泛参与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不多。科学基金有必要凝炼目标、努力发现并重点强化对“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这对提高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知名度,提高合作研究质量,提高我国基础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通过在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及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情况看,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些情况表现在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的国内院系较少;提交论文并作学术报告的多为老专家,而国外多以中青年为主力;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中青年较少。科学基金国际交流与合作应面向未来,应强化对年轻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支持。    第三,对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效益如何进行评估和检查,也是一个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是科研的指挥棒,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努力方向,非常重要。为保证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的高起点,提高合作研究的效率及合作质量,应加强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的跟踪管理与评估,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进一步引入国际化的评审和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