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地球科学部召开青藏高原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动力学研讨会

    日期 2004-04-15   来源:   作者:地球科学部 于贵华 马晓冰 于晟  【 】   【打印】   【关闭

      2004年4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学科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青藏高原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动力学研讨会,曾融生、肖序常、滕吉文、李廷栋、马瑾、朱日祥等中国科学院院士、Rainer Kind、Horst Rueter、 Max Meju等德国和英国著名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中国科学院青藏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地震局地质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等单位的资深专家、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近70人参加了讨论会,科技部基础司、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等单位的领导到会听取了科学家们的讨论。   会上,滕吉文院士、白登海博士、Rainer Kind先生分别以东构造结研究的科学意义、东构造结研究计划介绍、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的地震学研究成果及经验与教训为题做了报告,白登海博士对几十年来国内外在青藏高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提出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研究计划,作为该计划的前期预研项目,拟首先在该地区开展大地电磁探测。与会学者针对这一前期研究的具体工作及青藏高原的研究今后应如何深入、向哪个方向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主要的观点可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1.应充分吸收、利用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已有观测资料及已获得的研究成果。2.由于这一地区的构造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研究工作必须分阶段开展。研究中要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间的关系,在预研阶段应首先解决在这一地区开展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可行性,其次必须注重资料的正确收集与处理方法的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再着力于数据的积累与处理,并在有足够的数据资料积累的基础上提出模型及验证。3.设法提高观测仪器的水平,如采用自制与引进相结合研制观测仪器的方法,以尽可能低的投入获得尽可能高性能的观测仪器,使我们的观测数据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4.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的模型要特别重视与现今活动构造的关系,各种探测研究应以现今活动构造的格局为基础开展。5.重、磁、热、震等地球物理探测可为了解这一地区的深部结构提供重要的依据。要注意这一特殊地区这些探测方法在开展工作时技术和方法上的发展与总结。6.青藏高原地区对环境、大气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是地球上变化剧烈、构造集中、构造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的地区,在这一地区开展工作必须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单一学科是不能满足对这一复杂地区研究需要的。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东构造结研究前期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与会专家对于前期预研究的大地电磁探测的测线位置设计及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等都给出了中肯和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对青藏高原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希望以东构造结研究为突破口,提升我国在青藏高原研究中的地位,保护我们应有的知识产权,扭转青藏高原研究的科研成果为外国人所占据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