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刘东生院士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日期 2004-04-19   来源:   作者:  【 】   【打印】   【关闭

      本文提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承担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十五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和《中国季风区古环境演变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学联系》等基金项目,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深入研究我国环境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学联系,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和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4年2月20日在京揭晓,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因第四纪环境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此殊荣。    刘东生院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积极倡导者和杰出的项目组织者,长期支持自然科学基金事业,是以从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的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科学的著名科学家。近年来,他连续主持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十五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和《中国季风区古环境演变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学联系》的研究,均取得了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八五”重大基金项目《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十五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通过代表性剖面的时间标尺,历史时期干湿变化序列,环境变化地球化学标志的识别和变化序列的建立,稳定同位素的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宇宙成因核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黄土-古土壤序列与季风变化,沙漠绿洲发育和演化过程等的研究,建立了我国古环境数据库、15万年来环境演化事件序列和东西向的环境大断面,为我国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与环境演化的趋势研究奠定了基础。在陆相沉积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季风区气候不稳定性、用多种指标进行古气候参数定量恢复、东亚古季风变化的动力机制、古气候特征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环境记录,突破了第四纪四次大冰期的经典理论,建立第四纪古气候演化的多旋回学说,并使得我国的黄土记录与深海记录、冰芯记录一起构成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研究成果“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十五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获20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九五”重大基金项目《中国季风区古环境演变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学联系》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探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与过程,深入研究东亚季风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学联系。该项目取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资料和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通过精确测年,高分辨率地、定量-半定量地提取保存在黄土、湖泊沉积、石笋、树轮和历史文献中的环境信息,建立多种气候环境替代指标与气候环境参数间的转换函数关系;探讨了现代土壤和第四纪沉积物植硅体组合与古温度和古降水量、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与古降水量和古海拔高度、石笋微层厚度与古温度、湖泊沉积物氧同位素与古湖水盐度、珊瑚14C浓度与厄尔尼诺等转换关系,为定量半定量重建古气候环境,深入研究了东亚季风区过去25万年间环境变化规律、机制以及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学联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该项目已于2003年12月结题验收,共发表研究论文约200篇,其中SCI论文92篇(含国际SCI刊物论文57篇)。    刘东生院士及其领导的研究群体的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也为众多应用领域提供了基础,我国季风区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气候最佳期古沙漠分布界限和古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成果,为西部生态建设决策提供了基础资料,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东部沙地治理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刘东生院士曾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中紧紧把握了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趋势,抓住了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他领导的干旱区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研究群体获得多项基金项目资助,是我国乃至世界环境演化研究的骨干力量之一。其领导的研究群体中有1人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该群体也是首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之一,并已通过延续资助的评审,是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的研究队伍。   刘东生院士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在他的领导和亲自参与下,对中国古环境研究,特别是黄土与古气候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于2002年荣获著名的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Tayler)环境科学成就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