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丁仲礼:踏遍黄土

    日期 2004-10-1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亚辉  【 】   【打印】   【关闭

      丁仲礼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在回顾自己科研经历的时候,丁仲礼最常用的一句话是:“很简单、很平常。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在20年的时间里做出一项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研成果,就没有白过。”   事实上,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里,透出的却是不简单的信息:科学研究没有捷径,需要长期不停地求索。 从“教语文”到“挖黄土”   1957年,丁仲礼出生在浙江绍兴嵊州的一个小村子。1975年,高中毕业的丁仲礼只能回乡务农。由于在中学的成绩优秀,他被村里的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教语文。   1977年,教语文的丁仲礼参加第一次高考时,自然而然地报考了文科,分数还不错,但是没想到出了意外: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平常身体很好的丁仲礼不知为什么血压偏高,没有通过。在日后回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丁仲礼也百思不得其解,“可能我这辈子与黄土有缘,如果当时被录取了,可能一辈子都会搞文科了。”   第一年没被录取的丁仲礼第二年又去考,这一次他改换门庭,报考了理工科,最后被浙江大学地质系录取。   学了地质的丁仲礼很快爱上了这一行,用他自己的话说,搞地质有两大好处:首先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室内运动与野外运动相结合,其次还能免费旅游,“搞地质要经常出野外,能够经常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各种风景。”   1982年,从浙江大学地质系毕业的丁仲礼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的黄土专家刘东生院士。“我很幸运,遇到一个水平很高的导师,使我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在刘东生院士的影响下,丁仲礼一头扎进黄土的世界,一干就是22年。 一个持续20年的课题   对于自己的研究历程,丁仲礼讲述得很平淡。“用一句话就能说完,我一直在跟随刘先生做黄土研究,要从黄土中分析地球气候演化的历史。”   “我主要的一项工作是做第四纪时期也就是260万年以来气候演化时间序列,这个课题持续了近20年,最后一篇文章2002年刊发在美国的《古海洋学》上,直到那时,我才感觉把刘先生当年交给我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一个课题做了20年,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对于搞基础研究的人来说,很重要的是能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看眼前,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丁仲礼正是这样做的。   “一开始,我对这个课题理解得很浅,觉得可能会很快就能完成。但是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问题也越来越多,困难也越来越大,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复杂了。”黄土是一种沉积,它是一种历史变化的载体,但是这种载体是否能连续和完整地反映气候变化?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黄土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气候变化的历史?怎么能证明我们选择的指标就是科学和准确的?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进行大量的野外考察工作,必须找到一批在不同地点具有典型意义、能够反映整个第四纪气候变化的黄土剖面,必须对这些剖面进行细致而科学的采样和分析对比研究。   1986年,读博士的丁仲礼走进了日后他再也割舍不开的黄土高原,开始了长期的野外勘测之路。“那时候出野外,条件和现在不能比,只能坐火车或坐长途汽车先到一个地方,再租辆自行车,凭着年轻人的体力到处跑。”丁仲礼回忆说,“起初由于经费的原因,我的野外考察还只是小打小闹。”   1991年,丁仲礼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万元的资助。“那时候,这笔资助对我来说可是及时雨,让我第一次可以做比较大的项目。”丁仲礼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在经过详细考察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地处陕西宝鸡的一个黄土剖面,进行了大规模的采样和分析,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美国的一个杂志上,后来被引用了100多次,还有几个国家把它的数据用进了教科书。   此后,丁仲礼的研究一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伴而行。1992年,他协助刘东生教授,执笔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八五”重大项目“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15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的总申请书,并在项目实施后负责组织管理工作;1994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人才基金;1995年,他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对我的资助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大大加速了我研究的进度,让我可以带着人、带着设备、带着车去进行连续的野外考察和采样。”丁仲礼马不停蹄地对黄土高原各区域的地层展开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在渭河谷地、山西高原、黄土高原中部找到多个从上到下古土壤层均清晰可辨的代表性黄土剖面。在宝鸡、渭南、西安、洛川、西峰、灵台、蒲县、泾川等剖面,丁仲礼率领研究团队采集了1.8万多个黄土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和古地磁年代测定。 艰难险阻不停步   长期在野外考察采样,不仅要忍受艰苦和恶劣的条件,还会时常面临一些意外的危险。   1986年,刚刚开始跑野外,丁仲礼就遇到了一次“下马威”。在陕西省富县直罗镇考察的时候,在一场突发的车祸中,他被甩出了车外。那一次,丁仲礼在医院躺了3天,没能动弹。   1996年,在陕西渭南,丁仲礼在一个黄土陡坡上采集样品的时候,脚下一滑,栽下山崖,七八个跟头就落下了八九十米。好不容易被送到了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医生严肃地对他说:“你这是颈椎骨折,危险得很,搞不好要全身瘫痪。”那一次,丁仲礼趴在病床上整整5个星期,头被一直吊着,不能动弹。   多次的危险也曾让丁仲礼后怕,但是对黄土的热爱使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义无反顾。20多年来,他一次又一次爬上黄土高坡,一遍又一遍采集样品,一回又一回计算和分析数据……   在黄土高原的不同地区,丁仲礼观察和采集了25万年以来的45个黄土剖面,从寻求黄土———古土壤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入手,对黄土地层中多种替代性气候指标进行了一一分析,选出以沉积物粒度中值粒径为气候替代指标,发现了主导粒度变化的轨道要素,从本质上抓住了对多剖面记录进行去伪存真综合处理的关键,从而以1.8万多个样本为基础,成功地建立了中国黄土高原260万年来集成气候记录曲线。这是世界上完整性最好的陆相高分辨率记录集成曲线,使中国古黄土气候研究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他还对第四纪黄土以下的第三纪红粘土沉积开展了年代学、地层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证明了红粘土的风成成因,从而将中国黄土高原连续的风尘沉积从260万年上推到700万年;对连续的黄土—红粘土序列,分析了其风化强度变化,恢复了700万年以来古季风强度的变化历史;根据黄土记录的古气候变化曲线,通过周期分析及海陆对比等,提出了古季风变化的全球冰量驱动新观点。   不懈的努力使丁仲礼在学术上不断取得成果。到2004年,他发表论文130篇,其中国际刊物论文37篇,论文被SCI收录50篇,CSCD论文被收录44篇;研究成果得到较广泛的引用,SCI论文被引用606次,CSCD论文被引用300次。他还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首届中国第四纪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奖等。   现在,丁仲礼是“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也是国家重点基础科研规划项目973课题负责人。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团队还在2000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