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翻开“黄土史书”(走进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记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日期 2006-02-2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亚辉  【 】   【打印】   【关闭

    图为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芷生院士。   1985年,时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安芷生带领8位年轻研究人员,从贵阳来到被人认为黄沙漫天的西安,开始了艰苦而执着的创业历程,也开始了中国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再一次飞跃。他们受命在西安组建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这是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   “当时的条件是极为简陋的。没有汽车,我们用人力板车拉运设备。”安芷生院士说,“但实验室的发展是飞速的,1987被列为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1993年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一次性通过验收。在国家组织的历次评估中,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4次获得优秀实验室称号。”   上世纪30年代,李四光教授提出了以庐山冰川为代表的冰川学说,为中国古气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刘东生等将黄土与环境变化的研究相结合,建立了中国黄土层型剖面,确认了反映全球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发现中国黄土的古气候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自1987年开始,安芷生院士等积极开拓了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新的生长点,于1991年明确提出“东亚古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论”,较合理地揭示了中国黄土沉积多旋回的气候意义,曾被国际科学联合会全球变化委员会确定为东亚地区进行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中心课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第四纪环境变迁研究的发展。安芷生院士也因其在国际过去全球变化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国内外科学家的认可和尊重,连续两届当选为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副主席、被推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20年来,实验室在我国不同环境单元获取了大批珍贵的环境变化记录(黄土、湖泊沉积、石笋、珊瑚、树轮等),在构造(百万年)、轨道(百万年—十万年)和短时间(千—十年)尺度东亚大陆环境演化的历史和规律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成果。近年来,随着大陆环境科学钻探计划的实施以及高精度加速器质谱计实验平台的建设,实验室正在朝着“过去全球变化国际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   1996年以来,实验室加强了将东亚季风环境理论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相联系的研究,立足黄土高原、研究大西北、面向东亚和全球,组织国内外科学家共同开展了“黄土高原和我国北方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研究,恢复了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背景图像。实验室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家战略需求联系起来,向中央提交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报告。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建议,有关内容还在陕西省制定“山川秀美”规划中被采用。   经过不懈努力,科研人员系统研究了亚洲粉尘源区、释放、输送、沉降机制及辐射强迫特征,初步建立了沙尘暴预报和预警方法。查明了亚洲沙尘暴的5个主要源区,包括蒙古和中亚地区以及我国境内的3个主要区域,定量评估了蒙古、中亚、我国东北沙地对亚洲沙尘暴的影响,识别出亚洲沙尘输送的5条主要路径及其对我国不同城市,特别是北京的影响。 “实验室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几乎无一例外地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支持联系在一起。”实验室主任周卫健研究员说。以2002年为例,实验室26项在研课题中就有11项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多年来,已经先后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实验室研究骨干组成的研究群体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