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沈文庆副主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基金的声誉”

    日期 2006-03-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李将辉  【 】   【打印】   【关闭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文庆院士: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基金的声誉” 严格的项目评审机制   记者:许多科技工作者已经把获得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一种荣誉,自然科学基金的良好口碑来自于自然科学基金严格的评审机制,请介绍一下自然科学基金的运作体系。   沈文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模式,由科研人员自由申报,再进行评审立项。   基金项目的评审一般按照初审、同行专家评议、专家评审组或专业委员会评审的程序进行。   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依靠专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规定》中,把“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定为基金项目的评审原则,而其中又把“依靠专家”放在第一位。   所有的评审都依靠专家,是否立项、该拨多少数额的经费,都由专家决定,基金委相当于一个导向组织与执行机构,工作人员不干预评审。而参加评审的专家都由基金委各科学部来挑选。   申请项目的创新能力、经费预算,全由专家独立判断,那么各位专家是否都能尽职尽责呢?我们已经开始加强专家信用管理建设,对专家的评估主要从两方面考察:一是评估专家是否认真负责,着眼于其评议的有效性;二是专家的判断力与预见性。为了保证公正性,专家评审组的评审专家每两年更换一次。并且只能连任两届。   这两年基金委还引入了国际评审。包括海外华人学者在内的海外专家是宝贵的智力资源,他们中许多人不仅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在项目评议中也颇具经验,能从高学术起点评价项目,使评议工作公正、客观。鉴此,基金委对改进和完善项目评审方法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邀请一定数量的海外学者参与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函评和会评,开展了“海外评审专家数据库”的软课题调研和数据库的建设,为在评审工作中引入更多的海外专家打下基础。此外,我们还与国外基金组织共同进行双边合作研究项目的国际化评审,这也是完善评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国际评审专家的评审,保证了合作研究项目的科学性和高起点,使合作研究更容易产生高质量的成果。   除此之外,为保证项目评审的公正性,我们还严格设立了5条回避规定:1)自然科学基金委专职和兼聘人员不得申请或参加申请项目;2)参加评审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回避直系亲属及可能影响公正性的申请项目的评审;3)自然科学基金委兼聘人员、同行评议专家和专家评审组成员回避本人所在单位和本人参加的申请项目的评议和评审;4)专家评审组成员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兼职专家当年是申请项目负责人时,不得出席与该项目有关的评审会议;5)申请者可提出不超过三位不宜评议其申请项目的同行评议专家(须注明所属单位)并说明理由,供遴选同行评议专家时参考。与申请人同一单位的专家不纳入评审专家之列,如有师生关系,也尽力回避。   项目管理:动态管理与监督   记者:评审结束后,自然科学基金是如何管理和监督的?   沈文庆:立项之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合同,按年度进行拨款,经费直接拨至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其单位负有管理与监督的责任。   每个项目每年都要向基金委递交一份年度报告,报告其项目进展及经费管理情况。重大项目每年至少召集一次学术交流和工作协调会议,负责向科学部报送项目研究工作年度报告、项目所属课题年度进展报告、项目中期进展报告、中期经费执行情况报告、项目及课题结题报告等。年度报告出现问题的,将得不到延续资助拨款。   项目完成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就其完成情况进行同行专家评议,分为三四个等级,评价情况将与下一次申请挂钩,评为优秀的,在以后的申请中能够得到优先资助。最后的评议一是看培养人才情况,二是看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态度。   完成情况的评审并不完全以成败论英雄,基础科学的科学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见的;如果工作态度认真,也培养了很好的人才,最后仍失败了,自然科学基金是宽容这种失败的。基金委的宗旨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科学家创造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   同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有一个监督委员会,成员都是科学家和管理专家,负责受理不端行为的投诉。去年我们果断公布了3起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弄虚作假的通报以及内部通报和内部处理了16起个别人的科学不端行为,在国内外科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起到了很强的警示教育作用。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自然科学基金的监督管理。   “自然科学基金良好的口碑来之不易,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基金的声誉!”沈文庆院士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