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第412期双清论坛“AI for Science:战略与行动”在北京召开

    日期 2025-05-27   来源:计划与政策局   作者:邸月宝、左嘉韵、孟庆峰  【 】   【打印】   【关闭

      2025年5月10日—11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第412期双清论坛“AI for Science:战略与行动”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委会)牵头组织,计划与政策局、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医学科学部、交叉科学部联合举办,北京大学承办。论坛主席由咨委会主任杨卫院士、南京大学谭铁牛院士和海军军医大学王红阳院士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院士,论坛主席杨卫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咨委会主任李静海院士、秘书长高瑞平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院士出席会议并作大会主旨报告。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希勤主持论坛开幕式。

      窦贤康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科学基金近年来的改革举措与成效。他指出,组织凝练好偏基础偏交叉这部分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选题动议,是落实中央科技工作部署,抓好新时期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职责。为此,自然科学基金委采取了包括改革组建新一届咨询委员会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他强调,人工智能在材料、化学、医学、天文等科学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科技界应当抓住人工智能的机遇,推动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论坛主席杨卫院士在致辞中表示,AI和Science的交织融合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也对我国科研体系、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次论坛邀请了业内顶尖科学家来交流分享最新的进展与观点,探讨我国在人工智能与各科学领域融合发展方面的优势与瓶颈,凝练推动产生变革性研究成果的战略与行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议,集思广益,共同谋划“AI for Science”的中国方案。

      本次论坛聚焦推动我国“AI for Science”的战略与行动,围绕“AI for Science”的态势与挑战、产生重要科学研究突破的场景和技术路径、关键突破点与战略方向、全球创新生态构建与治理,以及相适的政策机制和组织模式创新等5个议题,安排了1个大会主旨报告和18个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在讨论中认为,AI已成为基础研究的革命性赋能工具,“AI for Science”是引领新一轮科研范式变革的驱动力量,将是我国科技创新历史上的最佳机遇,如果把握好这次机会,我们有希望走在下一次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最前沿。本次论坛密切结合“AI for Science”的发展前沿,厘清了我国当前基础研究智能化转型能力体系存在短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推动我国“AI for Science”发展的战略举措与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凝练“AI for Science”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政策举措提供有力支撑。

      鄂维南院士、高文院士、汤超院士、丁洪院士、王振常院士、李惠院士、汪卫华院士、张锦院士、张东晓院士、陈立东院士、郑庆华院士、郑南峰院士、钱锋院士、郭旭院士、郭华东院士、谢建新院士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有关同志,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工作人员参加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