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学者与国外合作者在古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1-10-28   来源:地球科学部   作者:吕大炜 初航 任建国  【 】   【打印】   【关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2018、41925009)等的资助下,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银秋教授团队与国外合作者利用最新的古基因组技术成功获得了中国新疆迄今最早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在新疆史前人群的起源和形成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塔里木盆地青铜时代古人类基因组起源研究(The genomic origins of the Bronze Age Tarim Basin mummies)”为题,于2021年10月27日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DOI:10.1038/s41586-021-04052-7。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丝绸之路要冲,一直是欧亚大陆东西部人群进行文化、技术,以及遗传交流的重要通道。新疆史前人群的起源和迁徙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青铜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小河墓地等遗址因独特的墓葬形制以及文化特征备受关注。吉林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最新的古基因组技术成功获得了这一地区距今5000至3500年的古人类高质量基因组数据,并通过对基因组数据进行大数据建模分析,发现了一支更新世晚期由古北亚(ANE)和古东亚(AEA)成分组成的,广泛存在于欧亚草原中、东部广袤区域的古老遗传谱系。这一谱系与青铜时代的欧亚草原人群以及中亚绿洲人群都没有直接的遗传联系,也没有显示出与任何其他全新世群体混合的迹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塔里木盆地独特的沙漠环境形成的天然遗传屏障,造成塔里木盆地古代人群长期的遗传隔离;研究人员计算小河人群的祖先成分形成时间至少在其183代以前,也就是距今9000年左右(图1)。

      同时,研究人员采用古蛋白质组技术在牙结石中还发现了小河人群长期大量食用奶制品的证据,加之墓葬中小米以及小麦等考古发现,表明塔里木盆地长时间的遗传隔离并未阻断该地区与外界文化和贸易的交流。

      这一研究成果重塑了我们对新疆以及欧亚草原的人群演化过程的认识,为更加全面系统地还原古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历史提供重要的遗传证据;同时也阐释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欧亚大陆上多文化交流融合的并存之地,展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之绚烂多彩。

     

    图1 A本研究中的小河墓地的俯瞰图(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B本研究中样本采集的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C本研究中古代个体的基因组数据主成分分析结果(PCA);D古代新疆个体和其他古代欧亚人的 ADMIXTURE 图(K=8); E欧亚大陆青铜时期以及青铜时期之前的古代人群 qpAdm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