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首页 >> 医学科学部 >> 领域专项 >> 动物模型 >> 项目指南

医学科学部

    2014年度疾病动物模型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

    日期 2015-02-05   来源:   作者:  【 】   【打印】   【关闭

      在动物整体水平建立真实模拟人类疾病的模型,是在体功能分析、疾病发病机制探讨、药物新靶点发现及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等生物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疾病动物模型分为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和诱发性(或实验性)动物模型,后者又包含了基因修饰模型、手术模型和物理、化学诱导模型等,其中基因修饰模型主要分为转基因模型、基因剔除/敲入模型、诱变模型、克隆动物模型等。医学科学部鼓励开展新的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建和分析,在面上项目中设立“疾病动物模型”专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设立该类专项),以平均150万元/4年的资助强度鼓励支持开展如下研究:①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发现与鉴定;②各种新的诱发性模型的建立、鉴定及标准化;③动物模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分析;④模型研究数据和临床结果的系统比较研究;⑤不同物种模型之间的比较医学研究等;⑥疾病动物模型库以及数据库的建立;⑦原有模型建立方法的优化与改进;⑧相关模型在新的治疗手段和新药筛选中的应用。

      创建新的疾病动物模型是实验医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希望通过长期的稳定支持,推动我国在疾病动物模型建立方面的研究,为医学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建设打下基础。此类项目要求申请人面对人类尤其是我国重大、常见、多发疾病谱,围绕建立新的疾病动物模型(包含中医症候的动物模型)开展研究,而不是直接利用已有疾病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疾病的机制性研究(此类情况应该申请对应的面上项目,否则不予资助)。本项目不资助不具备建立动物模型工作条件的申请人利用此经费直接从公司购买或委托相关机构制备。

      申请人根据研究内容在相关的一级申请代码下选择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在申请书附注说明栏中注明为“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否则将不予按照“疾病动物模型”类项目受理。疾病动物模型申请书中应明确阐述该模型动物与人在疾病易感性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异同点。为避免动物模型的重复建设,申请书中应对该疾病的现有动物模型的研究情况加以客观的综合分析。在项目实施中,要遵循我国关于实验动物福利和实验动物伦理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