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首页 >> 医学科学部 >> 资助成果

医学科学部

    我国学者在“心理韧性”生物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3-04-07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孙宁 朱元贵  【 】   【打印】   【关闭


    图 丘脑-初级听觉皮层环路介导慢性应激中“心理韧性”的产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30034)等资助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朱心红团队在“心理韧性”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丘脑—初级听觉皮层环路介导心理韧性(A thalamic-primary auditory cortex circuit mediates resilience to stress)”为题,于2023年3月30日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io.org/10.1016/j.cell.2023.02.03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但临床识别就诊率低、治愈率低,全生命周期均可发病。应激是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但在面对应激和创伤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展为抑郁症,甚至有些抑郁症患者能够“自复原”,提示机体存在对抗负性应激的能力,被称之为“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指机体以健康的方式从应激、创伤或长期逆境中恢复的能力,阐释其生物学机制可能为精神疾病防治开辟新途径。

      该研究发现在面对应激时,抑郁非易感小鼠内侧膝状体谷氨酸能神经元形成超极化,引起初级听皮层的PV(parvalbumin)神经元一方面启动内源性稳态机制维持其兴奋性,另一方面促进相邻的兴奋性神经元释放脑源性营养因子,作用于内侧膝状体投射神经元的末梢,从而增强丘脑-皮层环路功能对抗应激;但抑郁易感小鼠缺乏类似的“韧性”机制(图)。此外,该团队发现采用光遗传学方法单纯激活初级听皮层的PV或者内侧膝状体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能够产生抗抑郁样效应,但作用不能持久;相反,光遗传学方法模拟内侧膝状体谷氨酸神经元的超极化可以诱发内源性“心理韧性”机制,在多种动物模型上产生长效抗抑郁样效应。

      该研究成果为阐释内源性“心理韧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为发展长效抗抑郁神经调控技术提供了新的干预靶区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