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首页 >> 管理科学部 >> 资助成果

管理科学部

    北京大学在“气候变化对高附加值农产品市场影响”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日期 2018-10-25   来源:   作者:  【 】   【打印】   【关闭

      人类食物消费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吃得开心”等饮食文化逐渐成为食物消费的新标准,但目前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业及农产品市场的研究主要关注粮食。鉴于显著的气候变化将发生在人类膳食结构进一步变化的2050或2100年,我们除了关注气候变化对口粮等粮食作物影响,也应该关注气候变化对肉、蛋、奶、饮料和酒类等消费品供给的影响。

      近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解伟研究员与合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Plants》发表研究论文(Article)评估“气候变化对全球大麦产量及啤酒市场影响”。本文以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酒精饮料啤酒为例,评估了气候变化对高附加值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并被《Nature Plants》选为网页封面论文。

      研究团队使用“气候模式-作物模型-经济模型”耦合的评估方法,评估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4个温度升高情景下大麦单产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啤酒供应和价格变化。大麦是制作啤酒最主要的原材料。近年来,全球平均17%的大麦用于啤酒生产,而在巴西高达83%(图1)。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高温和干旱事件(以下简称“极端事件”)在大麦主产区同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呈现增加趋势。对全球整体而言,不同温度升高情景下极端事件导致大麦单产平均损失3%~17%,欧洲一些国家损失高达40%或更多。

    图1. 极端事件导致各国大麦总量及用于啤酒、饲料等用途的比例变化

      在全球啤酒供应量方面,温度升高为最高的情景下,极端事件导致全球啤酒供应减少16%(相当于美国啤酒的饮用量)。而对于啤酒消费大国的中国,绝对量减少最多,达到43亿升,相当于中国啤酒消费总量的9%;在温度升高最低的情景下,全球啤酒供应减少4%。在全球啤酒价格方面,温度升高为最高的情景下,价格翻倍。爱尔兰价格上升幅度的绝对值最大,达4.84美元/500毫升,相当于之前价格的193%;温度升高为较低的情景下,全球价格上涨15%。在全球啤酒人均消费量方面,人均啤酒饮用量最大的国家爱尔兰和捷克每年人均消费量达到276或274瓶(500毫升计)——约为每人每周喝5瓶,极端事件导致这些国家年人均消费量下降81瓶(图2)。

    图2. 极端事件导致各国啤酒消费总量、价格和人均消费变化图

      本研究不仅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而且有助于吸引公众关注气候变化、制定农业领域的适应政策。如果大众意识到气候变化将影响自己的啤酒消费、周末休闲、朋友社交以及世界杯期间的观赛心情,更多的人会关注气候变化。2016年在美国蒙大拿州发生由干旱和高温所导致的大麦减产和啤酒供应短缺已向我们证明:农业领域适应措施制定的序列值得重新考虑。

      本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供需、价格和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71503243)”和“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全球农产品市场影响及对策(71873009)”项目的资助成果。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18-0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