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首页 >> 管理科学部 >> 资助成果

管理科学部

    中国人民大学仇焕广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日期 2014-06-25   来源:   作者:  【 】   【打印】   【关闭

      农业水资源稀缺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是缓解该问题的关键。最近,中国人民大学仇焕广教授与美国Princeton大学、日本国家环境研究所的合作者从虚拟水贸易(Virtual Water Trade)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路径及其对用水效率影响。该成果“Water resources transfers through Chinese interprovincial and foreign food trade”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4/06/18/14047491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明显,并对农业生产形成制约。中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在空间上严重不匹配,北方作为粮食主产区地多水少,而南方水多地少。受该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水资源以农产品贸易的形式从地多水少的北方地区运输到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这一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农业用水资源紧缺程度。该研究利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CHINAGRO)和线性优化模型对2005年中国省际间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畜产品的贸易进行了模拟,并将该模拟结果与水文学模型(H08)计算的主要农产品在不同地区生产的耗水量结合起来,构建了中国省际间和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虚拟水贸易网络。研究表明中国各省的农业用水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中,有80%来源于国内的省际间贸易,20%来源于中国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其中大豆进口占了中国国际贸易虚拟水流动的93%。从国内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来看,省际间农产品贸易有利于提高绿水(主要指降雨)利用效率,但降低了蓝水(灌溉水)使用效率。这也意味着中国国内的农产品贸易趋向于从水资源稀缺的地区流向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研究也指出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潜力较大的省份(如内蒙古)和产品(如玉米)。

      该研究成果对如何在保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条件下节约农业用水、保持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特别是对我国未来区域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71222302)和英国“牛顿国际学者”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