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一处重大项目“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和三处重大项目“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管理科学问题与政策研究”中期检查评审会在北京同期召开。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吴启迪教授、副主任刘作仪研究员,以及重大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专家组、各课题组主要成员及管理科学部一处、三处工作人员等9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吴启迪教授在开幕式致辞,重点介绍了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基本任务和重要举措,强调了重大项目要面向国家需求,着力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争取获得原创性、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刘作仪研究员强调本次中期检查评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各重大项目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项目后期的实施方案及经费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要求评审专家对项目与各课题形成中期评估意见。开幕式后,两个重大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会分别在两个分会场并行举行。


一处重大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会专家组组长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一军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海军教授共同担任。项目负责人及各课题负责人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院士、清华大学王建民教授、北京大学侍乐媛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谭跃进教授与同济大学乔非教授分别代表该重大项目的五个研究团队介绍了总项目及各课题的计划执行、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管理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三处重大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会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科学院方新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教授共同担任。项目负责人及各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朱庆华教授(代表耿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田立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英教授、清华大学陈文颖教授分别代表该重大项目的五个研究团队介绍了总项目及各课题的计划执行、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管理以及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采取的措施。

两个重大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专家组分别听取了各项目及其五个课题组的汇报,并审阅了中期报告及相关文件。经认真讨论后一致认为,各项目组均紧紧围绕项目指南中所设定的研究目标,分别系统地开展了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绿色低碳发展管理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成果,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政策建议、实践应用、人才培养以及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现。专家组在对各项目研究工作进展表示肯定的基础上,还分别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中期评估意见。
对于重大项目“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围绕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基础理论、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协同管理、创新研制任务集成管理、智能工厂运营优化五个专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总体进展顺利。项目实施3年来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9部;获64项国家专利、8项国际专利,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组织或承办了16次相关学术会议;培养博士生84人,硕士生117人;项目组成员2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组强调项目组应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工程领域的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加强五个课题组之间的协同,推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建议结合课题任务,加强经费预算执行进度。
对于重大项目“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管理科学问题与政策研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总体进展顺利,重点围绕经济转型模式、能源变革规律、绿色低碳行为、气候治理机制和政策综合评估五个核心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了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管理理论,构建了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政策综合评估模型(IPAM),并开展了相关应用研究;发表或接收论文430篇,其中有10篇在《Nature Climate Change》、《PNAS》等国际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或接收;形成了30余篇有关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与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建议;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近80人,2人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得青年长江学者称号。专家组还强调各项目应加强各课题之间及课题内部的统筹协调和综合集成,加强研究内容的聚焦和研究成果的凝练,力争在项目后期取得创新性的进展和突破,圆满完成各项研究任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财务方面,专家组建议各课题提高预算执行率和经费使用效益,注意避免设备支出与预算不符、在直接经费中列支间接费用等问题。
(供稿人:霍红 任之光 卞亦文 杜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