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物理科学部 >> 资助成果

数学物理科学部

    我国学者在丰中子核奇特集团结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4-01-15   来源:数理科学部   作者:李会红 孙世峰  【 】   【打印】   【关闭


    图 利用8He原子核的非弹散射实验研究8He(02+)类BEC集团态的示意图

    (a) 8He(02+)态单极跃迁强度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较;(b) 8He(02+)态的中子关联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027809、12275006、12175042、12335007)等资助下,北京大学杨再宏和叶沿林教授团队在丰中子滴线核8He的集团结构及双中子集团凝聚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氦-8原子核中观测到奇特的02+集团态(Observation of the exotic 02+ cluster state in 8He)”为题,于2023年12月13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并同时入选该刊的“编辑推荐”和“物理亮点”。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1.242501。

      当玻色子原子体系处于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度时,所有原子会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态,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ose–Einstein condensate,简称BEC)。近年来,费米子原子体系的凝聚态已在实验中发现。理论预言,在丰中子原子核体系中也存在类似的由强关联中子对形成的凝聚态,可能也存在于中子星中,对认识中子星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提出并主导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放射性束流装置上开展8He的非弹激发与衰变实验。部分8He原子核通过与碳靶作用发生单极跃迁从而生成02+共振态,该态随即衰变为一个6He原子核和一对中子,并被磁谱仪和专门设计的中子探测器阵列所探测。通过深入分析反应及衰变过程中的粒子关联效应,区分了多中子参与的复杂反应与衰变机制,从而排除复杂的本底过程,最终清楚识别了02+激发态(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的生成过程具有很强的单极跃迁强度、并通过发射强关联的中子对发生衰变,这些特征与理论预言相符,从而确认了其类BEC的集团结构。

      这项研究揭示了丰中子原子核体系的一种新特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不稳定核奇特结构以及中子星的结构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