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命科学部 >> 通知公告

生命科学部

    生命科学部关于加强病毒学、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相关研究资助的通告

    日期 2020-03-20   来源:生命科学部   作者:生命科学部  【 】   【打印】   【关闭

      习总书记在考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和诊疗救治工作中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于1月22日发布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溯源、致病及防治的基础研究”的专项项目指南,并于3月17日完成了申请、评审及资助工作。近年来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此次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病,无一不是微生物、人、动物及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失衡引发的严重结果,因此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尤为迫切。尽管生命科学部在既往的资助工作中对涉及病毒起源、进化,传播与感染,疫苗研发等领域有过多项资助,但人类对病毒的认知还非常匮乏,对机体感染病毒后的免疫反应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生命科学部将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围绕病毒学、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动物模型等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努力推动病毒学及病毒与免疫系统互作研究的前沿理论与技术。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采用新的科研范式针对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开展的研究,鼓励在研究工作中,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高通量测序等新方法新技术。鼓励与数学、物理、化学及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鼓励申请者持续、系统地开展下述方向的研究,学部将在资助工作中给与重点关注及稳定支持。

      1、病毒起源、进化、宿主和多样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2、病毒的结构、功能、稳定性与毒力研究

      3、病毒跨种传播的机制以及人类、动物与环境互作对病毒跨种传播的作用和影响

      4、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宿主以及传播与演化

      5、冠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和分子机制

      6、冠状病毒感染致病动物模型和病毒感染诱导的组织、器官病变机制

      7、天然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机制及在病毒疾病进程中的功能

      8、病毒感染触发免疫系统紊乱和炎症因子风暴的机制

      9、病毒感染与免疫记忆及耐受形成机制

      10、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

      11、疫苗及疫苗佐剂研究

      12、基于病毒学和病毒诱导免疫反应机制的先导化合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