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部

  2015年度管理科学部共接收重点项目申请164项,资助35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248.00万元/项。

  管理科学部在“十三五”期间将逐年发布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并适时发布重点项目群立项领域和基础数据建设立项领域。重点项目应针对能推动学科发展、有望做出创新性成果并产生一定国际影响的前沿科学问题;应切实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所急需解决且有可能解决的一些重大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问题;应立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与规律的科学问题,在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

  《指南》中阐述的重点项目领域是对主要研究内容的概括。申请人及研究团队应在相关研究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要求申请中应充分发挥本人及团队的学术优势,深化申请的学术思想,明确研究目标,对项目指南中提及的研究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应突出研究重点,能够抓准并切实解决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关键科学问题,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同时要充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从我国国情出发,从重要的实际管理问题中凝练出新颖的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提供指导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新途径;强调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重科学方法的使用,强调以实际数据/案例作为研究的信息基础,切忌主观臆断。项目名称不一定要与下列重点项目领域名称完全一致。

  《指南》中有关面上项目总述提出的各项要求也是对重点项目的要求,提醒申请人认真阅读。

优先资助重点项目领域

  2016年度本科学部提出23个重点项目研究领域(包括一个学科重点项目群),拟资助重点项目24项左右,每个科学处8项左右(包括学科重点项目群)。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为220万~2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5年。

  1. 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集成与管理研究(G0103)

  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需求及特征分析以及城市地下物流货运交通需求预测;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与优化配置;城市地下物流系统投融资策略与运营服务(商务)模式;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运作管理;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等。

  2. 个体和群体选择行为的实验研究及复杂性分析(G0104,G0109)

  主要包括面向风险决策问题的个体选择行为实验和有限理性研究;面向利益冲突的群体选择行为实验和集体理性研究;计算实验及群体选择的涌现特征研究;基于实验分析的群体选择方法的可实施性评价及其他应用研究等。

  3. 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度量及应用研究(G0115)

  主要研究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集成度量理论、方法;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多维风险因子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集成度量的数值模拟模型;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建模理论与方法;智能化风险控制及其在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应用等。

  4.“互联网+”经济形态下信息产品与服务管理研究(G0112)

  主要研究信息产品与服务(包括数字化存储、传输和使用信息内容产品与信息服务等)市场中的网络效应与“免费+增值”商业模式;信息产品与服务的多属性多时段差异化设计;个性化的信息产品与服务的定制捆绑、时序捆绑和平台捆绑;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渠道管理等。

  5. 互联网环境下认知信息超载对个体和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G0108)

  主要研究在海量、碎片化、非系统化信息的社会背景下,认知信息超载对个体的注意力、认知加工能力、决策力、创造力、跨期决策等的影响;对个体情绪体验的影响;以及执行控制力的影响。研究认知信息超载情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决策等行为规律,以及消费者决策和购买行为规律。

  6. 大数据环境下的评价理论、方法和应用(G0106)

  主要研究高维非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处理方法;高频数据流环境下的动态评价理论和方法;海量数据环境下的总体信息挖掘技术和评价算法设计;在线评价模式的相关理论和防策略性行为的机制设计;基于人机交互的评价理论和技术。

  7. 大数据环境下经济政策评估和分析的计量理论与方法(G0113)

  主要研究基于高维面板数据的政策评估方法及其应用;基于高维金融数据的政策评估方法与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政策分析中的应用;高维或超高维工具变量选择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政策评估领域的应用;大数据分位数建模及其在政策评估领域的应用;非结构化数据的挖掘与建模及其在政策评估领域的应用等。

  8. 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G0111)

  针对系统寿命周期各个阶段不同的环境、故障准则、人的行为和安全风险,基于试验数据、运行数据、相似系统数据、专家经验等多源信息,综合考虑系统的维修性和安全性,研究系统可靠性建模理论与方法、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9. 基于中国实践的企业成长理论(G0202)

  以国有企业、中小/家族企业、中国国际企业为对象,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环境与情境中的企业成长规律,发展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的企业成长理论体系。包括: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进一步成长的规制条件;企业家与传承对中小/家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实现成长的基础理论问题。

  10. 新技术环境下的组织创新(G0204)

  基于不同行业、不同创新水平企业的大样本数据,研究新技术环境下组织创新的内外多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包括:多层系统结构与互动对组织知识生成和创新的动态影响机制;创新的组织环境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组织对新技术环境的适应与变革;从个人、团队、组织、领导者及战略领导力等不同层面分析影响创新的关键组织因素;验证创新组织系统的有效性。

  11. 中国企业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管理模式(G0205)

  研究职业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在中国企业管理中的演变规律。包括:转型过程中我国企业的职业化管理模式的形成、演变和特性;在社区、企业、团队和个人等层面分析关系管理和职业化管理两种模式的积极与消极效果及其影响机制;职业化管理模式和企业外部因素对员工职业化的影响;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核心特征与关系管理特征的比较;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前因变量,以及对员工和组织行为的影响。

  12.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财务行为与治理特征(G0206)

  以快速成长的企业为对象,研究互联网时代高成长型企业的财务行为与治理特征。包括: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成长型企业财务行为与估值研究;高成长公司的财务政策选择、“异象”和成因研究;高成长企业控制权、治理特征与财务决策的研究;互联网与开源信息环境下的信息披露、传播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和制度创新对企业财务政策与治理模式的影响研究。

  13. 家庭购买决策过程与决策机制(G0208)

  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购买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及决策机制。包括:重要家庭购买决策制定过程以及背后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机制;家庭结构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及权力如何影响家庭购买决策;家庭购买决策与个体购买决策的联系与区别;家庭购买决策在家庭发展阶段的动态特征;移动互联网对家庭购买决策的影响。

  14.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G0210)

  研究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包括: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风险与独特性;突破性技术从初现到成熟的技术演化与扩散规律,突出技术与市场的互动规律,对技术路线的描述维度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竞争策略;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组织运营策略。

  15. 可持续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创新(G0212)

  研究资源与环境约束和社会责任承担下可持续供应链协同管理特征与协调机制、绩效评价及可持续供应链的管理创新与实现路径。包括:资源、环境及社会责任约束下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驱动与扩散机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协同创新发展与协调机制;可持续供应链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16. 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规律(G02)

  研究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以及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规律。包括:制造企业+互联网的价值链重构与共创价值机制;互联网情境下实现向C2M转变的制造业企业战略变迁与组织变革;以互联网及大数据为依托的智能制造体系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化机制;互联网情境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策略设计的方法体系。

  17. 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研究(G0301)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深入研究经济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的新特征和新规律,基于这些事实和特征,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用于预测的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技术建立反映中国转型期主要特征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总结和发现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提出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18.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与管理研究(G0301)

  系统研究新一代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及演化规律;剖析各主要国家在规则重构上的不同关切和利益诉求,提出符合我国利益诉求的新规则议题;研究新规则的主要推广平台;创新适用于评估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影响的方法,分析新规则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及其传导路径;提出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的战略和政策建议。

  19. 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化规律和变革管理(G0302)

  研究中国金融体系构成要素的特征、创新与风险,中国金融产业和金融机构形态的演化规律;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变迁;研究新型金融工具的特征、创新、定价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相互作用;提出中国金融体系的宏观演化规律和变革管理措施。

  20.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研究(G0306)

  研究和总结国际优秀的现代国家治理理论和治理经验;系统研究中国特定的国家体系的结构、运行特征、制度环境和相关理论;利用国际经验和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丰富数据和案例,研究治理目标、治理体系、治理主体和治理能力之间的内在机理和互动关系;探讨在当前新的环境条件和社会风险下的国家能力需求和治理体系特征要求,寻求提升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效能的方法与路径。

  21. 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管理及政策研究(G031203)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金属资源安全形势的变化,探讨经济增长、技术变革、制度变迁对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的作用机理及其对供需趋势的影响;分析非常规突发事件对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的冲击影响机制;设计适合国情的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开发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管理的决策支持与政策仿真平台,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22. 新媒体发展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G0314)

  研究新媒体作为中介变量在社会发展、国家战略、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基于跨学科视角构建新媒体管理的理论体系;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的代际演化规律与发展特征,构建新媒体产业地图与生态图谱;研究国外新媒体开发、利用、规制、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新媒体发展路径与管理政策。

  23. 食品安全管理研究(学科重点项目群)

  公共管理与政策学科重点项目群针对新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关键管理问题,以风险管理为主线,以食品安全的系统性风险、生产供应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控制、食品安全消费者行为与风险交流策略、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与公共政策为研究重点,探索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预警与公共治理问题,提出应对食品安全监管与治理的理论、方法与政策建议。

  为实现本研究的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项目的负责人应承诺遵守相关数据、案例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申请人还须在申请书的附注说明中标注:食品安全管理研究重点项目群。

  2016年度该学科重点项目群拟设如下4个研究方向:

  (1)我国食品安全的系统性风险研究(G0310)

  研究我国食品产业链中食品安全关键风险因素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食品安全重要风险来源及其影响机制;食品安全风险对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内生性风险;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监管缺位”、“监管不力”等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改进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和披露机制的对策等。

  (2)生产供应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预警研究(G0310)

  研究食品产业链中食品安全关键风险预警及控制策略,包括鲜活农畜产品产业链、餐饮业全产业链及其他重要类别食品产业链食品安全关键风险预警及控制策略;研究食品供应者风险控制行为,如食品供应者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动力机制,食品供应者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成本效益分析,食品供应者信用体系建设及对策等。

  (3)食品安全消费者行为与风险交流策略研究(G0310)

  研究食品安全消费者风险控制行为,包括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和信息收集行为,食品安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的影响,消费者针对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行为等;提升食品安全信任度与风险交流策略,包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及其影响因素,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产生与扩大机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主要策略及其效果等。

  (4)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与公共政策研究(G0310)

  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食品安全治理体制深化配套改革;加强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化管理模式及公众参与机制;网络时代食品安全社会情绪治理的顶层设计与全社会情绪调控引导政策;食品安全的公共政策体系;各类公共政策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路径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行政监管理论、政策实施及其效果评价等。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文保网安备1101080035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