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三处

  生命科学三处的资助范围包括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科。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

  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学问题、生命现象的物理学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活动规律的学科。本学科主要资助范围包括:①生物大分子及复合物结构计算与预测的方法、蛋白质晶体学、核磁共振波谱、生物质谱、电镜、小角散射等研究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复合物及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以及发展新的结构生物学方法用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和功能研究;②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③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对蛋白质稳定性及功能的研究;④蛋白质与多肽、核酸生物化学、酶学等传统生物化学研究;⑤糖、脂及核酸代谢调控分子机制研究;⑥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研究;⑦生物膜脂质与膜蛋白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的研究;⑧多糖和糖复合物的研究;⑨环境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机制,以及微重力、太空辐射等空间因素对生物体的影响等研究;⑩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从近3年本学科受理和资助情况看,项目申请数较多,并获得资助较多的领域包括: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等;结构生物学是本学科重要研究领域,其中蛋白质晶体学仍然是结构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蛋白质复合物、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课题逐年增多;冷冻电镜的研究队伍和申请项目数量都有了比较快的发展;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申请没有大的变化;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方面,有不少研究集中在信号通路各个重要环节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鉴定和发现信号转导网络的新组分、揭示其在信号转导中的功能等;在核酸生物化学方面,核酸代谢包括非编码RNA和RNA转录后修饰,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中的多样功能和调控机制的研究等课题数量日益增多;在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跨膜信号转导、物质跨膜转运方面,申请书数量不是很多,但申请项目水平和质量比较高;生物大分子结构计算与理论预测、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申请课题比较好地体现了学科交叉和整合生物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电离、电磁辐射等对机体的生物效应和作用机制申请研究深度不够;蛋白质组学方面2014年的申请课题质量有较大提高;多糖与糖复合物研究近年来在糖链结构测定方法学方面有了较好进展、环境生物物理方面的项目总体稍弱;其中声生物物理、光生物物理以及空间生物学等方面研究项目申请较少;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涉及面广,近年来在发展学科交叉手段,开拓新技术、新方法方面有了一些有创新思路的申请。

  作为研究对象是生物分子并侧重方法学的学科,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在分子水平及分子空间结构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活动规律的课题,并重视和支持试图借鉴数学、信息科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开展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包括合成生物学等研究。对糖生物学、环境生物物理以及空间生物学等偏弱的学科领域给予一定扶持和鼓励。

免疫学学科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领域中一门基础性、支柱性和引领性的前沿学科,是连接基础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免疫学学科资助范围包括: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遗传、生殖免疫、黏膜免疫、疫苗学、抗体工程学和免疫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等。

  本学科资助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免疫分子的表达、结构与功能;免疫识别的结构基础;固有免疫的识别、活化及效应机制;抗原加工和提呈的分子机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结构、功能和免疫病理;②免疫系统的发育与进化;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化、活化、迁徙、组织分布和功能调控;③感染免疫应答;肿瘤免疫应答;自身免疫应答;超敏(过敏性)反应;炎症的发生、发展与消退;非感染性炎症病变的机制与干预;④免疫耐受及异常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移植排斥与免疫耐受机制;⑤免疫调节分子和免疫调节细胞的作用机制;免疫反应、免疫调节异常与免疫缺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代谢与免疫调节;⑥免疫分子的遗传多态性;免疫应答的表观遗传调控;免疫相关疾病的遗传学基础;进化与比较免疫学;⑦母–胎免疫与耐受机制;生育的免疫调节与干预;生殖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机制;⑧黏膜免疫的分子与细胞作用机制以及组织器官的局部免疫特性及调控机制;⑨疫苗的设计、构建、研制与评价;疫苗佐剂的研制与优化;疫苗的递送系统及效应和机制研究以及抗体的表达与制备;抗体的结构与功能;抗体的设计、筛选与优化;抗体的重组与改型;⑩免疫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型研究体系。

  从2014年度项目申请来看,申请项目的学科覆盖面较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大部分项目有较好的研究基础;一些申请项目分析了实验技术路线失败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替代解决方案;部分申请项目能提出创新性科学假说并开展系统性研究。但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对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进行追踪的较多,坚持在同一个研究方向上形成特色研究的较少;缺乏实质性的学科交叉研究等。

  2015年度免疫学科鼓励具有原创学术思想的项目申请;鼓励申请人从前期研究和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围绕具体科学目标进行深入的机制探讨;鼓励建立有特色的研究体系和技术平台,重视免疫学研究中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鼓励开展系统免疫学、免疫组学和计算免疫学的研究;鼓励与其他学科的实质性交叉研究;鼓励开展与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的研究,支持基础与临床的合作研究。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学科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其他领域交叉的学科,资助范围包括: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

  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领域主要涉及:分子–细胞层次的力学–生物学与力学–化学耦合、组织–器官–系统等方面力学特性与机制、生物力学仿真与建模、生物材料力学等。

  生物材料领域主要涉及: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生物材料,植入、介入性和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药物、基因载体生物材料,生物材料的表界面及其生物效应,生物材料的相容性和安全性等。

  组织工程学领域主要涉及:皮肤、骨与软骨、神经、血管与心脏、口腔颅颌面、眼、耳鼻喉、肺与气道、肌与肌腱、肝胆、胰、肾、膀胱与尿道、生殖系统等正常组织与器官的再生与构建,以及肿瘤等异常增生组织体外三维再造与相应模型系统研究等。

  生物电子学领域主要涉及:生物信号检测与分析、生物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传感、生物检测的器件及系统等。

  纳米生物学领域主要涉及:纳米生物检测、纳米载体与递送、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纳米生物伦理学等。

  从近几年的申请项目来看,上述各个分支学科发展极不平衡。2014年度除骨和软骨组织之外的其他重要生命器官组织工程以及组织工程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仿生学和纳米生物检测、纳米生物安全性评价与伦理学方面的申请项目仍然偏少;从2014年获资助的项目水平上看,大部分项目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并提出了明确的科学问题,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原始创新性不足,缺乏不同分支学科间的实质性交叉合作,沿着同一研究方向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长期持续的研究较少。

  2015年本学科将继续鼓励科学家在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电子、仿生学和纳米生物学领域间开展系统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尤其鼓励并扶持在除骨关节运动系统与心血管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与器官生物力学领域开展基础与实际应用结合的基础研究;关注对新功能、新效应的生物材料与机体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鼓励针对重要组织/器官工程化构建与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继续扶持组织工程新技术新方法(如3D打印、生物制造等),以及利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和技术探索疾病治疗的研究;继续鼓励生物电子学、与生物系统研究相关的仿生学,以及纳米生物检测、纳米生物安全性评价与伦理学方面的项目申请。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凡不属于组织再生范畴的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研究不在学科受理范围。

编辑委员会
主  任:高瑞平
副 主 任:王长锐
委  员:冯 锋 孟庆国 梁文平 冯雪莲 柴育成
     车成卫 张兆田 高自友 孙瑞娟 马新南
责任编辑:袁幼新 谢焕瑛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文保网安备1101080035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