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0项目指南 > 面上项目


生命科学七处

  生命科学七处的资助范围包括植物保护学和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两个学科。

植物保护学学科

  本学科资助植物保护学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其他农业有害生物、植物化学保护、生物防治和农业有害生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等分支学科。植物保护学主要研究植物病害、植物虫害、农田杂草和农业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种类识别、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危害损失、成灾机理以及防治策略。现代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基础学科的新理论与新技术正不断融入植物有害生物的检测、监测、预警与控制等各个研究领域,促进了现代植物保护学的发展。一方面,在微观上利用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深入揭示植物有害生物的灾变机理;另一方面,在宏观上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索有利于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的有害生物防控途径与策略。

  近年来,植物保护学申请项目的质量明显提高,大多数申请人能把握国内外研究进展,更加注重选题的科学意义与应用潜力,更加重视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前期研究基础更加扎实,研究团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条件明显改善。但依然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①相当一部分申请项目缺乏创新性,一味地跟踪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或者简单地将其他研究方法(或材料)嫁接到另外一个材料(或方法)上,基于前期研究发现而凝练科学问题的项目较少;②普遍重视实验室模拟条件,特别是从分子水平来研究,而忽视田间条件的研究与验证;③研究内容宽泛,重点不突出,缺乏研究深度,研究工作的系统性不强,缺乏实质性学科交叉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0年度本学科申请代码已作部分调整。植物保护学申请项目应以农作物有害生物为核心,开展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植物病害防治及致病机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作物抗病虫性研究。鼓励从农业生产实际中凝练科学问题,从微观或宏观的角度研究作物-有害生物-环境(或天敌和病原)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有害生物的发生与成灾规律、检测与预报及防治控制过程中的科学问题。鼓励新理论新技术与传统方法、实验室工作和田间试验的密切结合,优先支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本学科支持以农作物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以防治或控制有害生物为科学目标的申请项目,否则将不属于本学科的资助范围。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

  园艺学主要资助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作物的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生长发育与生理代谢、遗传改良、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相关科学问题。当前,园艺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基因挖掘利用,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对非生物逆境的应答机制与调控,连作障碍的成因及调控机理,果树等园艺作物砧穗互作机制及其对接穗生长发育的影响,园艺产品不利成分的形成与调控机制等。近年来,我国园艺学申请项目数量增长很快,多学科交叉性更加明显,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移植和跟踪性研究较多,前期研究积累缺乏,原创性和系统性不足;②从我国园艺产业发展需求提出科学问题的项目较少,题目过大和研究内容过多。

  植物营养学主要资助作物营养过程与调控的相关科学问题,包括植物营养遗传、植物营养生理、肥料与施肥科学、养分资源与养分循环、作物-土壤互作过程与调控等。当前,重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植物营养种质与基因资源,植物活化、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机制,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与营养调控等。近年来,我国植物营养学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注重选题与我国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加注意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但依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较多重视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研究,对植物营养生理学和遗传学机理研究深度不够;②重视养分胁迫条件下个体水平植物活化利用土壤养分的机制,而对集约化条件下养分高效利用的研究不够深入;③养分资源与施肥科学的基础研究力量偏弱。

  2010年度本学科申请代码已作部分调整。本学科鼓励从我国农业生产或产业发展中凝练科学问题,鼓励新理论新技术与传统方法的密切结合,优先支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园艺学支持以园艺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产量、品质、抗性与安全性为科学目标的项目,否则将不属于本学科的资助范围。植物营养学项目申请,鼓励开展作物高效利用养分的遗传、生理与分子机制,以及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与调控,扶持“肥料与施肥科学”和“养分资源与养分循环”领域的优秀项目。本学科不支持以林木与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的申请项目。

 

 


主  任:孙家广
副 主 任:孟宪平
委  员:韩 宇 韩建国 汲培文 梁文平 冯雪莲 柴育成
     黎 明 张兆田 李一军 董尔丹 韩培立
责任编辑:王丽汴 杨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