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学处主要受理天体物理学、基本天文学和天文仪器与技术方法等研究领域的申请。根据国际天文发展趋势和中国天文学发展现状,天文科学处侧重支持以课题研究为主的项目;强调以课题研究带动技术、仪器的发展; 提倡立足国内现有和将建的观测设备,加强学术思想创新、观测与理论相结合,特别是与我国正在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以及天文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鼓励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逐步形成在国际上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集体,重视和支持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特别是利用国外大型先进设备进行观测研究的项目。

  近年来资助的面上项目中,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已成为主流。2006年度资助项目中,宇宙学星系、恒星物理、太阳物理、天测天力和技术方法(包括天文学史)研究项目各占资助项目的13.5 %、42.3 %、11.5 %和32.7 %。天文物理领域的资助项目占总资助项目数的71%,年轻的研究人员已成为天文学研究的中坚力量,40岁以下的青年人已占到研究人员总数的60.5%左右。科学部宏观调控经费支持与大科学工程LAMOST科学目标相关的研究1项、与天文技术方法相关研究1项、学科发展类项目1项。

  2007年度拟资助的项目,在继续加强对理论与观测相结合的项目及青年学者申请项目支持的同时,优先支持物理学、空间科学等同天文学的交叉研究。与国际发展状况相比,我国在行星物理研究方面非常薄弱,亟待加强。在本着择优支持的同时,鼓励开展同粒子宇宙学、太阳系天体、正常星系的结构和动力学、红外天文、空间天文观测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天文研究,对于天测、天力、天文技术方法及规模较小的天文单位继续给予适当资助倾斜。

  未来几年里,天文科学处计划针对围绕LAMOST科学目标开展的预研究和发展大望远镜及空间探测所急需的天文新技术方法的前期概念性原理性研究给予特别支持。2007年度拟重点支持同LAMOST科学目标相关的研究内容为:除继续支持包括宇宙中的暗物质、暗能量、星系的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等有关内容外,开展利用SDSS的观测数据对LAMOST科学目标进行的预研究将是重点;支持在LAMOST调试和预观测阶段进行大样品的恒星演化和超新星巡天,银河系结构或各类特殊天体的低、中分辨率光谱观测工作的研究课题。资助强度在40-60万元/项;有选择的资助有明确物理思想,有创新意义的仪器设备研制和改造项目,资助强度在40-60万元/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