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曲久辉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水处理微界面过程机制与高效技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下,获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深入研究水处理凝聚絮凝的微界面过程,提出了最优絮凝形态Al13的电化学生成机制,发明了通过阴极分子加碱控制铝水解产生高Al13絮凝剂的方法,研制出工业化制备系统,证明所制备的Al13絮凝剂具有纳米形态和高效水处理效能,发现控制水处理过程的碱度条件可以在线产生具有优势絮凝形态的铝聚合物,明显强化絮凝水处理效率,获得实际应用。

  (2)提示了典型水处理强化吸附方法的微界面的过程机制,提出了吸附与催化协同、吸附与萃取协同的两类高效水处理吸附原理,发明了具有磁性和催化活性的高比面吸附剂,实现了污染去除-磁分离-催化矿化协同的污染物异位完全降解技术;发明了生物类脂吸附剂,实现了通过扩散吸附和类脂萃取协同作用去除水中低剂量酯溶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新方法。

  (3)系统研究了水处理电极反应的微界面的反应过程,提出了催化电化学和催化光电化学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发明了催化电迁移-电氧化方法,实现了阴极还原、电场传输和阳极氧化的原理耦合,建立了极性污染物高效去除的新型电氧化还原技术;发明了三维电极催化电芬顿水处理方法,实现了电极催化与芬顿作用协同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过程耦合,建立了催化电氧化与电芬顿一体化反应器和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发明了电助光催化和光助电催化水处理方法,实现了以催化电极过程为核心的光电过程耦合,建立了可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新技术。

  2003年以来,曲久辉研究员在ES&T等国际高水平SCI收录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1和第2),获北京市和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1),获辽宁省科技发明奖1项(排名第3)。

  曲久辉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973项目“京津渤区域复合污染过程、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修复原理”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十五”期间,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第一、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现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委委员,South Australian University 等大学兼职教授,《环境科学学报》副主编及J. Water Supply等SCI杂志编委。

机构职能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 部门电话 | 意见反馈 | 站点导航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