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人群,其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同龄普通人群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加速发生、发展的CVD是慢性肾脏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50%),阐明其发病原因和主要致病环节是防治这一特定人群CVD的基础,也是近10年国际肾脏病和心血管学界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侯凡凡教授等人(图1),对慢性肾脏病加速性CV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发现和进展:

  (1)发现慢性肾脏病时循环潴留的晚期糖化终产物修饰的蛋白质能上调单核细胞受体(RAGE)表达并增加促炎症单核因子分泌,形成炎症正反馈环,这一机制参与了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发生与发展。慢性肾脏病时被氧化修饰的蛋白质(AOPP)水平增高,AOPP能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的细胞内炎症通路促发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上述研究对目前被认为是CVD预示标志(predictor)的“微炎症”状态的发生学提出了新观点,提出“微炎症”不仅仅是过去认为的慢性肾脏病隐匿性感染,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内毒素污染等的后果,被糖化、氧化修饰的自体蛋白质作为大分子代谢毒素也参与了全身和血管组织“微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2)通过实验动物模型,证实被糖化、氧化修饰的蛋白质慢性潴留明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并增加斑块病变的复杂性。上述作用主要与糖化、氧化修饰蛋白促进血管组织氧化还原依赖的炎症反应有关。为证实糖化、氧化终产物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的因果关系提供了直接证据。

  (3)发现了干预糖化、氧化修饰蛋白致血管病变生物学效应的新靶点。经过筛选,证实植物提取成分-L22能通过阻断氧化修饰蛋白致炎症信号通路的上游途径明显改善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成功构建、表达、纯化了RAGE的胞外和胞内段,制备了能阻断糖化修饰蛋白和RAGE相互作用的可溶性RAGE。

  (4)对我国5个省、自治区慢性肾脏病的CVD进行了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揭示了我国慢性肾脏病人群CV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以及与国外不同的发病特点。对阻断RAS系统干预慢性肾脏病的CVD事件进行了探索。上述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种族(基因)对慢性肾脏病CVD发病学和治疗反应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上述研究结果对慢性肾脏病CVD的发病学提出了新观点,发现了新的致病物质,提供了新的干预途径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资料。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6篇,影响因子6.6~44.0的国外杂志4篇。其中,阻断RAS干预CVD事件的研究结果发表在N Engl J Med(2006年1月12日),是由中国大陆学者独立完成(全部作者和研究单位都在中国大陆)的研究首次在该杂志发表。刊出后其摘要被7家国外期刊转载,10个月中电子文本被下载29697次。

机构职能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 部门电话 | 意见反馈 | 站点导航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