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王洪强团队在液相脉冲激光加工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2019年08月29日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打印】 【关闭】
   西工大新闻网8月20日电 材料学院 )近日,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液相脉冲激光加工技术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分别为材料学院博士生简洁和郭鹏飞,硕士生徐有勋和杨小昆分别为共同第一作者。

  

  

  极端条件下材料的超常行为及应用探索是发展新型特种材料的关键所在,一直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液相脉冲激光辐照技术蕴含光热瞬态极端条件,其瞬时功率密度可达109~1012W/cm2,激光辐照过程中胶体颗粒的瞬时温度可升至3000K以上,同时伴随快速冷却过程(10-6~10-4秒),这种瞬间高温、快速冷凝特征的非传统加热模式,可新能源材料的发掘提供重要途径,有望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中面临的前沿共性瓶颈问题,但迄今国际上却鲜有报道。有鉴于此,针对金属氧化物及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等光电薄膜中光生载流子传输亟待改善的共性问题,结合液相脉冲激光辐照技术在无配体纳米晶的高效合成及分散溶剂的普适性等优势,纳米能源中心研究团队近期发展了光电薄膜的纳米晶植入技术,为高性能光伏器件及光电化学水分解元件的构筑提供了独特思路及途径。

  相关研究工作以“Embedding laser generated nanocrystals in BiVO4 photoanode for efficient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为题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网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0543-z;以“Laser-Generated Nanocrystals in Perovskite: Universal Embedding of Ligand-Free and Sub-10 nm Nanocrystals in Solution-Processed Metal Halide Perovskite Films for Effectively Modulated Optoelectronic Performance”为题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先进能源材料》)在线发表,网址:https://doi.org/10.1002/aenm.201901341。

  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是西北工业大学成立的首批人才特区之一。成立五年来,在相关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164篇(中科院一区论文101篇),其中在材料类TOP期刊论文(如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发表40余篇,高被引13篇,热点论文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命中率81%),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38项,横向课题5项,项目总金额逾2000余万元,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中心目前与全球十余家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在材料构筑、同步辐射、原位表征等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建设了分析表征、材料制备及器件集成等共享平台,服务于学校、学院及中心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技术合作服务。此次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可喜的成绩,正是学院和中心长期重视学生科研素养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好体现。

  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在勤练科研内功和深化国际合作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年已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在《Nature Materials》(IF38.887)发表HIGHLIGHT文章1篇(第一作者:Ralf Riedel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发表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分别是王俊杰教授,博士生简洁),以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IF74.449)发表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Artem R. Oganov教授)。

  (审稿:黄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