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深化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 持续激发创新驱动力

日期:2024年09月10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打印】 【关闭】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江西省科技厅研究制定了《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努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效能,助力现代化江西建设。

  江西省以显著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主线,深入实施区域创新协同力升级行动、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技术攻关硬实力升级行动、企业创新竞争力升级行动、科技人才创造力升级行动、科技治理支撑力升级行动等六大行动,大力推进科教强省战略,持续完善全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速形成创新型企业集聚态势,力争到2025年,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初步成形。

  据了解,《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22项任务、61项举措,积极打好“组合拳”,加快建设江西特色全域创新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其中,在区域创新协同力升级行动方面,江西省将按照聚焦重点、全域联动的原则,以南昌、赣州两个创新资源富集区为引领,以科技园区、科创城、创新型市县跃升发展为重要支撑,充分发挥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创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自创区总营收超过10000亿元,新增1家国家高新区、3家省级高新区,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推进十大科创城培育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5个,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若干个。

  在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方面,江西省将加快构建一支使命驱动、任务导向,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具有江西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挖掘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资源,探索国家实验室江西基地建设路径。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聚焦优势产业需求,整合省内优势科技资源,探索与省外科研力量联合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复合半导体材料、医药、食品、稀土等优势领域省实验室建设。通过“提升、调整、整合、撤销、新建”方式,对省重点实验室体系进行优化重组,探索实施“积分制”,建立“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

  在技术攻关硬实力升级行动方面,江西省将建立“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产业集群”链式创新体系,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学科建设,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资源倾斜,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优化科技创新联合体运行机制,突出龙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市场评题”模式。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机制,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排行榜,加强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能力建设。

  在企业创新竞争力升级行动方面,江西省将深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向创新链前端攀升,强化企业创新全过程主体地位,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推动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力争到2025年,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2家,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企业达到50家;培育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80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4-5家;培育国家级孵化载体10个,入国家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000家。

  在科技人才创造力升级行动方面,江西省将继续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优化“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引育体系,加大力度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积极参与江西智库峰会等活动,与院士、专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人才牵头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组织实施“科技副总”专项计划,探索“科技副总”引才机制。

  在科技治理支撑力升级行动方面,江西省将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运用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精度的科技治理手段,营造更加优良、高效和宽松的创新环境。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创新科研院所发展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力争到2025年,优化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5家以上,推动建立“科创飞地”30个左右,引进产业导向的高端研发机构30家以上。

  此外,江西省还将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确保“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产出真成果”,实现“投入问产出、花钱问绩效”;持续加强全省科技系统机关、事业单位队伍统筹发展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强化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力度;强化责任分工,建立年度工作台账,采用“链条式工作法”,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加强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和督查,把创新工作成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