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指南 >> 2017年项目指南

 

    “异常脑功能活动位点与连接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日期 2017-07-12   来源:   作者:  【 】   【打印】   【关闭

      神经精神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的致病机理、早期诊断、治疗干预和疗效评估方法,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主要原因是受限于现有技术手段,常规脑影像学检查无法确定特异的脑功能异常位点和异常连接。功能神经影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PET显像、光/声成像、脑电图/脑磁图等)优势突出,不仅可以无创(微创)地检测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更是从动物到人类转化医学研究的中间桥梁。近年来,随着国际脑功能影像大数据共享和开放式脑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精确的脑功能成像/调控技术和影像大数据分析方法不断进步,人类行为个体差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这为探索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确定临床诊断和评估的客观生物学指标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为推动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临床转化研究,进一步促进早期客观诊疗及评估,本重大项目以“异常脑功能活动位点与连接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为核心科学问题,以无创(微创)功能神经影像/调控方法为技术手段,致力于精准地获取活体脑功能及其相关的多模态、多尺度和多层次信息,为研究脑功能疾病的发病机制,明确疾病的影像学表征,以及临床早期诊断与相关药物、神经调控的作用机理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的备选指标。

      本项目拟开展以下四个方向的研究:新型无创脑功能成像方法与技术、基于脑功能影像大数据的个体化分析、脑功能活动异常的影像表征及其生物学基础、影像引导下的局部脑刺激与干预。项目的实施将不仅可以培养脑功能影像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和技术力量,而且对于促进神经影像、数理统计、信息科学与神经精神疾病等多个学科交叉和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目标

      以1-2种神经精神疾病为研究对象,发展脑功能快速精准成像技术和多模态脑影像分析方法,发现一批可以全面刻画异常脑功能活动的有效影像学表征,揭示神经精神疾病异常脑功能活动位点和连接,构建疾病的异常脑功能活动精细图谱,指导临床进行脑功能疾病的局部刺激与干预。

      二、研究内容

      (一)发展新型无创脑功能成像方法与技术。

      明确磁共振成像、PET显像、光/声成像以及脑电图/脑磁图等技术特点,发展脑功能快速精准成像新技术,如直接观测神经/脑区活动的在体成像技术,多模态并行脑功能成像技术等。

      (二)基于脑功能影像大数据的个体化分析。

      研究多模态脑功能影像大数据整合、脑局部和脑连接个体化特征提取的计算方法,评估脑局部和脑连接特征的稳定性并阐明其生理学基础。

      (三)基于大数据的脑功能活动异常的影像表征及其生物学基础。

      基于脑影像、认知、临床等在内的多模态多维度大数据,研究神经精神疾病异常脑功能活动位点和连接的影像学表征,建立基于脑功能影像客观表征的疾病分类方法,明确脑功能影像异常表征的生物学基础及其验证方法(含动物转化验证性研究)。

      (四)影像引导下的局部脑刺激与干预。

      发展新型神经调控及脑刺激、干预技术,通过特异性神经精神影像学靶点精准定位,引导个体化神经调控与干预,对神经精神疾病疗效进行客观评估。

      三、申请注意事项

      (一)本重大项目要求针对上述四部分研究内容,分别设置4个课题。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异常脑功能活动位点与连接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18(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三)申请人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30万元/项(含1530万元/项)。

      (四)本项目由医学科学部负责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