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学者在分布式光纤传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0-11-26   来源:信息科学部   作者:冯帅 朱广宇 孙玲  【 】   【打印】   【关闭

    1 /解码工作原理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875018)等资助下,北京邮电大学洪小斌教授等合作团队在分布式光纤传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遗传算法优化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非周期编码(Genetic-optimised aperiodic code for distributed optical fibre sensors)”为题,于2020年11月13日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201-1。

      利用基于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检测光纤中光脉冲反射信号的幅度或相位,从而解调出光纤各点感应到的温度、应变等环境参量。光纤传感器的分辨率、检测距离、检测时间等性能与被测反射光信号的信噪比密切相关。根据信息编码理论,向光纤中注入编码后的光脉冲,通过检测反射光信号的幅度或相位、并通过相关算法解码提取出单脉冲的系统响应,可在提高检测信号信噪比的同时得到了编码增益。然而,传统编/解码方法中编码和解码须采用相同的二进制码,若要恢复单脉冲响应须采用矩阵形式,并且一次只能测量阵列中的一行,阵列中的所有编码发送完才能解码得到单脉冲响应。而且,该传统编码理论对矩阵大小有一定要求,会导致测量系统设计复杂,从而限制了其在分布式传感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编/解码方法,即采用一组二进制随机数将光信号调制为光脉冲序列,将其注入到光纤中并检测反射光信号,并将这组二进制随机数的逆向量作为解码向量(图1)。这样,只需要注入一组随机数即可得到单脉冲的系统响应,并且在提高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性能的同时实现快速测量。利用该方法,在基于拉曼散射的拉曼光时域反射仪(ROTDR)上实现了10千米光纤长度的实时温度检测,在100千米光纤长度的布里渊时域分析(BOTDA)系统上采用723比特编码,解码后信号的信噪比为传统单脉冲方法的8.5倍。

      该项目研究成果将促进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产业化进程,可服务于防灾、市政管道监控和油气管道监控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