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学者在中国出口产品碳足迹空间分布测度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0-07-10   来源:管理科学部   作者:任之光 陈中飞  【 】   【打印】   【关闭

    图. 我国出口到各国(地区)产生的碳足迹热点分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625003、91746208)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学王兆华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学者合作,通过耦合我国高分辨率二氧化碳排放清单与环境拓展的投入产出模型,在绘制世界各国通过国际贸易消费从中国出口的产品在中国产生的碳足迹空间分布地图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绘制全球在中国的碳足迹(Mapping Global Carbon Footprint in China)”为题,于2020年5月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883-9。

      中国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产品出口所驱动,制定本地化的减排策略需要对因全球消费而造成本地碳排放空间变化的影响有清晰的认识。随着城市和企业等在气候变化减缓行动中的作用愈发突出,更有必要将产品的最终消费和直接控制碳排放的减排行动个体链接起来。以往的研究未充分考虑我国省际间贸易或缺少空间排放上的细致刻画,使得我国的减排行动个体与驱动排放的下游消费者之间进行合作减排行动具有一定的障碍。

      研究团队将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嵌入世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中,结合2012年中国高分辨率的碳排放空间大数据,同时考虑国内省际及国际贸易,首次绘制了世界各国消费层面通过国际贸易在中国产生的碳足迹高分辨率分布热点地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驱动的碳足迹热点主要集中在一些制造业中心地区(图a),包括长三角(如上海)、珠三角(如东莞)和华北平原(如天津)等,这些城市均拥有或接近世界级海运港口,而大约1%的国土面积可容纳75%的出口驱动碳排放。由美国(图b)、香港(图c)和日本(图d)进口中国产品而驱动中国产生的碳排放较大,分别占我国出口驱动碳排放的23.0%、10.8%和9.0%。从行业层面看,这些出口驱动碳排放主要产生于电力热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2.3%)与金属冶炼和压延业(13.6%)等部门,但它们的碳足迹热点不尽相同。电力热力业的碳足迹热点主要位于渤海湾及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宁波、镇江等),金属冶炼业的碳足迹热点主要位于上海、唐山、邯郸等城市。

      该研究中所绘制的碳足迹地图为指导基于消费的减排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为中国城市层面等减排个体识别出了碳减排的靶向热点,根据这些信息发达国家也可以更具针对性地通过技术转移等手段降低自身的碳足迹并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协同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