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学者在主动脉夹层/瘤发生与发展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日期 2020-06-05   来源:医学科学六处   作者:高成金 李恩中  【 】   【打印】   【关闭

    图. 乙醛脱氢酶2调控主动脉夹层/瘤机制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571934,81873950)的资助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胸痛中心徐峰、陈玉国团队在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对心血管急危重症的防治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其在主动脉夹层/瘤发病中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乙醛脱氢酶2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抑制主动脉夹层/瘤的发展(Prevention of Aortic Dissection and Aneurysm via an ALDH2-Mediated Switch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henotype)”为题,于2020年5月18日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a352。

      由于血管壁不能承受较高的腔内压力,从而导致主动脉扩张或内膜撕裂,进而导致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瘤是一类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凶险程度甚至远高于公众所熟知的心肌梗死,患者常以剧烈胸痛为首发症状,是胸痛中心重点关注的高危病种之一。目前,针对主动脉夹层/瘤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因此,寻找有针对性的防治靶点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ALDH2,即我们常说的脸红基因,是人体内酒精(乙醇)代谢通路和多种内外源性毒性醛类物质代谢的关键酶。ALDH2基因Glu504Lys点突变广泛存在于中、日、韩等东亚人群,突变率高达30%-50%,但在欧美白种人中比较罕见。

      该研究团队首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开展了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ALDH2基因Glu504Lys突变与主动脉夹层/瘤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进而通过另一项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验证了这一发现。随后在动物模型上证实了抑制ALDH2活性可以降低小鼠主动脉夹层/瘤发生率及主动脉扩张程度。进一步通过高通量RNA测序与生物信息学等手段,证实了ALDH2通过调控miR-31-5p参与了主动脉夹层/瘤的发生,具体机制如下:ALDH2突变后,miR-31-5p表达下调,转录因子Max表达上调,从而降低主动脉夹层/瘤的发生率。

      本研究揭示了ALDH2在主动脉夹层/瘤发病中的新机制,为主动脉夹层/瘤靶向药物的开发及提高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获益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