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超快扫描隧道显微镜并捕捉到极化子动力学行为

    日期 2020-06-04   来源:化学科学部   作者:高飞雪 伊晓东  【 】   【打印】   【关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25302、11888101、11634001、11934003、91850120)等资助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孟胜、翁羽翔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王恩哥教授等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超快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了飞秒级时间分辨和原子级空间分辨,并捕捉到金属氧化物表面单个极化子的非平衡动力学行为。研究成果以“以原子级分辨探测金属氧化物表面极化子的光激发非平衡动力学(Probing non-equilibrium dynamics of photoexcited polarons on a metal oxide surface with atomic precision)”为题,于2020年5月19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4.206801。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由于其隧穿电流具有高度的局域性,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原子量级。然而受电流放大器带宽的局限,其时间分辨一般只能达到微秒量级(10-6 s),而很多微观动力学过程往往发生在皮秒(10-12 s)和飞秒(10-15 s)量级。为了提高STM的时间分辨率,其中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将超快激光的泵浦-探测(pump-probe)技术和STM相结合,利用超快光与电子隧穿过程的耦合来实现“飞秒-埃”尺度的极限探测。尽管超快激光技术和STM相耦合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提出,但是相关研究进展非常缓慢,主要受限于一系列技术难点,例如:激光的热效应对STM隧道电流的干扰、激光诱导电流的低信噪比、超快激光脉冲在STM中的展宽、激光与隧穿电子间的耦合机制等。

      近来年,超快STM的原始概念和核心技术开始出现革新,研究团队也于2012年加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独立研发并掌握了若干关键技术,历经图纸设计、机械加工、组装对接、性能测试等环节,自行制作了扫描探头、真空系统、控制电路、光耦合系统等关键部件,在反复试错后,最终研制出了全新一代超快STM系统(如图),使得原子尺度上的超快动力学探测成为可能。研究人员通过特殊设计的光学扫描探头和激光调制技术(已申请专利保护),最大程度抑制了激光热效应和温度漂移的影响,并增强了激光诱导的隧道电流信号,大大提高了信噪比。该系统可工作在超高真空液氦温度环境,最高时间分辨率可达百飞秒,最长时间延迟可达微秒量级,相关性能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也是国内首台可实现飞秒时间分辨的STM系统。

      利用这台设备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人员对单个极化子的非平衡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极化子是材料中单个电子与周围晶格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准粒子。金属氧化物材料中所表现出的许多奇特的物性,例如:光催化、高温超导、热电以及巨磁阻等等现象,都与极化子具有密切的关系。以二氧化钛为例,由氧缺陷产生的多余电子所形成的极化子会在能隙中形成间隙态,探测光激发下单个极化子的非平衡动力学过程,对从微观层面理解光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发现,表面氧缺陷附近的极化子在光激发下会发生电子向导带跃迁的过程,从而转变为自由电子。在驰豫过程中,这些自由电子会被氧缺陷重新捕获,形成束缚极化子。通过测量时间分辨的单个极化子动力学,研究人员发现,当极化子被两个氧缺陷束缚时,其被捕获的时间比只有一个氧缺陷时要明显短。然而,自由电子寿命对氧缺陷的原子尺度聚集并不敏感,但强烈依赖于纳米尺度的平均缺陷密度。

      该工作首次揭示了原子尺度环境对极化子非平衡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影响,为光催化反应中的高活性位点提供了新的微观图像,同时也为纳米光催化材料的缺陷工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该工作中所发展的实验技术则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各种功能材料的微观电荷动力学研究,例如:光-电转换、激子动力学、电荷传输、电-声耦合等。

    (a)飞秒激光耦合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

    (b)激光诱导的针尖光电流与激光脉冲延迟时间的依赖关系

    (c)激光诱导光电流的自相关函数,表明时间分辨率优于180 fs

    (d)干涉区域外光电流与延迟时间的关系,对应于声子抑制的光电流发射过程,时间常数为~145 ps

    飞秒激光耦合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及其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