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学者新发现三个不同类型的近地小行星

    日期 2017-02-16   来源:数理科学部   作者:刘强  【 】   【打印】   【关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633009,11661161013,11503090, 11273067)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赵海斌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2017年1月发现了3个近地小行星2017 BK3、2017 BL3、2017 BM3,这是继2016年11月2日该团队首次发现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2016 VC1后的又一新发现。

      自2013年2月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近地小行星撞击事件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近地小行星的发现、监测和预警合作,并于2013年12月经联合国大会批准成立了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nternational Asteroid Warning Network,IAWN)。紫金山天文台一直致力于近地天体的观测研究,在国际近地天体监测研究领域中有一定的国际地位。

      2017年1月21日,该团队发现了一个Apollo型近地小行星2017 BL3,这是一个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PHA),2017 BL3的绝对星等为20.3等,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0.0026个天文单位(约1个地月距离),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距离地球轨道最近的近地小行星。同日还发现的另一颗Amor型近地小行星2017 BK3。1月22日,该团队又发现了一颗Aten型近地小行星2017 BM3,由于Aten型小行星的轨道半长径比地球轨道小,大部分时间与太阳的角距小,尤其难于从地球上观测发现,而在两天中同时发现三种类型的近地小行星非常罕见。

      Amor型小行星近日距大于地球的远日距且小于1.3个天文单位,与地球轨道不交叉,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Apollo型小行星轨道半长径大于1个天文单位,Aten型小行星轨道半长径小于1个天文单位,均和地球轨道发生交叉,对地球构成威胁。

    图 2017 BK3、2017 BL3、2017 BM3和类地行星轨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