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科普快讯

 

    医学专家探究南极不同寻常的"光-黑暗"周期应对之策

    日期 2013-11-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建松  【 】   【打印】   【关闭

      低温酷寒、冰封雪盖的南极洲气候极端恶劣,不尽白昼和漫漫极夜交替出现,给人们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挑战。为科学指导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越冬,医学专家深入探究南极不同寻常的“光-黑暗”周期应对之策。

      6日,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前夕,针对17名中山站越冬队员的医学研究项目就已经展开。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的船员会议室,中国医学科学院极地医学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成丽研究员带领课题组成员,与越冬队员们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以后,给每个人发放了一份出发心理问卷,同时采集了队员们24小时唾液和静脉血样,测量他们心电图,用体脂仪测量每个人的身体成分等。

      在第3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期间,来自南昌大学萍乡医院的陈少玲医生还将继续执行南极现场任务,对17名越冬队员开展一系列医学监测。通过开展赴南极出发前、南极越冬期和离开南极3个不同时间段、共计10个月的动态对比研究,进行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指标测定。

      “统计分析各类数据,我们将评估中山站越冬队员的睡眠、昼夜节律、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睡眠和昼夜周期改变对认知损伤、心理变化的内在联系,为今后制定光治疗、心理或药物干预及优化工作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徐成丽说。

      地球自转产生了24小时的“光-黑暗”周期,人类生理、代谢和行为大都受此节律主导。而我国南极中山站所在的地区,季节仅分为夏季(12月15日至翌年3月15日)和冬季(3月15日-12月15日),每季各有2个月的极夜(5月中旬至7月中旬)和极昼(11月中旬至1月中旬)。这种不同寻常的“光-黑暗”周期,增加了越冬队员睡眠障碍,使24小时昼夜节律失调,降低了人的工作和认知能力,并导致焦虑反应。

      自中国第20次南极科学考察以来,徐成丽带领课题组对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内陆队的考察队员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生理心理同步动态的系统分析研究,以社会心理-免疫-神经体液内分泌调节网络变化为主线,动态研究越冬队员居留南极的生理心理变化规律。

      课题组近期结果表明:长期居留在隔绝和行动受限的南极环境,对考察队员的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和情绪有明显影响。而且,在南极居留不同时间,在不同环境的考察站和承担不同的任务的考察队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和情绪的变化是不同的。环境比较隔绝的中山站越冬队员比长城站越冬队员的生理心理变化指标更多。

      “南极没有土著居民,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适应南极极端环境、应对那里不同寻常的‘光-黑暗’周期,只能以考察队员为对象。”徐成丽说,“考察队员们长期坚守在南极,为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做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越冬条件,科学指导他们在南极更好地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