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部门动态

 

    第107期双清论坛“中国大气灰霾的形成机理、危害与控制和治理对策”在京召开

    日期 2014-01-23   来源:地球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作者:  【 】   【打印】   【关闭

      2014年1月18日-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会同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政策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大气灰霾的形成机理、危害与控制和治理对策”的第107期双清论坛。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近70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各科学部和局室的工作人员近3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担任本次论坛主席。国家气象局郑国光局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资环委主任汪光焘受邀参会。

      论坛开幕式由基金委副主任刘丛强院士主持,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杨卫主任指出大气灰霾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应致力于厘清灰霾或细颗粒物在物理空间聚散、分子化学反应、生物医学入侵上的三条发展“路线”,并形成研究霾、预测霾、控制霾、消解霾的利器,包括建立预测平台、实时感测平台、决策平台以及对灰霾的有效消减手段。他希望参会科学家通过论坛研讨梳理出深层次的科学问题,国家基金委根据研讨结果积极制定相应的资助战略。杨主任提出,若所梳理出的重大科学基础问题能对灰霾的控制和治理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国家基金委可和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建议设立国家专项;若虽有重大科学问题,但国家的决策部门尚未达成共识,可由基金委先启动加强的重大研究计划予以资助;若新的大的科学问题不多,可采用现有非集群的探索研究的常规资助形式。

      参会专家围绕“灰霾的形成机理、变化机制、源解析和时空分布规律”、“大气环流等气象因素对细颗粒物的生成、积累及区域输送的作用机制”、“灰霾对生态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机理”、“灰霾污染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控制对策”、“灰霾多尺度监测、预报、预警和控制前沿技术”等5个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凝练并提出了该领域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同时,论坛就该领域综合观测平台、资料共享机制、研究资助策略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双清论坛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