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第七届国际寒武系再划分野外现场会议在华南召开

    日期 2001-10-12   来源:   作者:  【 】   【打印】   【关闭

      受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委托,经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批准,由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资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贵州工业大学协办的“第7届国际寒武系再划分野外会议”于2001年8月28日—9月8日在我国湖南、贵州和云南举行。   出席本次国际会议的代表80余人,分别其中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韩国等10 国家的外国专家35人,国内及台湾地区的科学家40余人。著名古生物学家、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主席Shergold教授和7名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选举委员以及2名荣誉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是第一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寒武系分会会议,也是历届会议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寒武纪全球年代地层表中显生宙的第一个地质年代,始于距今约5.4亿年前,延续约5千3百万年,是地球历史和生命演化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时期,地球生命带硬骨骼的生物在寒武纪出现并迅速辐射演化,形成了几乎所有的现今生物门类。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如澄江动物群、布尔吉斯动物群、凯里动物群等重要生物群。   寒武系是寒武纪这个地史时期所形成的岩石,系一般被划分为若干个统,统又进一步被划分为若干阶。它们之间的界线,是由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GSSP)来确定,它们被形象地称为“金钉子”,是研究地球历史的国际标准。目前,寒武系内部将有一系列的统界和阶界的“金钉子”还有待确立。为解决这个重大科学问题,国际地层委员会于1990年成立了隶属于寒武系分会的寒武系再划分工作组,近几年来已陆续在世界上寒武系发育的主要地区召开了7次寒武系再划分的国际会议(包括本次会议),以期解决统和阶的划分,为《全球地层表》建立正式的阶一级的年代地层单位。   在一个国家确立“金钉子”和全球标准阶,是该国在地层学领域的国际领先的综合研究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国家的科学荣誉。我国湘西、黔东地区在寒武纪时期处于被称为“江南斜坡带”的斜坡沉积相带,具有野外露头连续、岩性单一、构造简单、化石丰富且演化明显等一系优越的地质条件以及交通便利的优点,是解决全球寒武系分统建阶的理想地区之一。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彭善池研究员通过对江南斜坡带和云南寒武纪地层的研究,建立了我国规范的寒武系年代地层框架,为全球寒武系的再划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以彭善池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小组和以贵州工业大学赵元龙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分别对湘西和黔东的中-上寒武统界线和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彭善池研究员和美国科学家罗宾森以我国湘西剖面为依据提出的两个中-上寒武统界线点位,已在世界著名的SCI刊物美国的《古生物学杂志》上以专著形式发表。最近经过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投票,选择了网纹雕球接子(Glyptagnostus reticulatus)首次出现现这个点位;我国花垣排碧剖面在同类剖面中,得票占绝对优势,超出得票第二的哈萨克斯坦剖面一倍以上。就这个点位而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其他剖面可与湘西排碧剖面匹敌。排碧剖面是目前唯一的全球中-上统界线候选层型。   赵元龙教授等提出以印度掘头虫(Oryctocephalus indicus)的点位,也被认为是确定下-中寒武统界线的较好点位,是获得通过的6个点位之一;贵州的剖面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剖面。我国的这两个剖面都有成为寒武系年代地层“金钉子”的实力。   本次会议以学术活动与现场考察交替的形式进行。在湖南张家界、贵州台江县和贵州工业大学等3个地点各举行了的学术报告会上,中外科学家共作了近30个报告。会议期间考察了沿线湖南桃源瓦儿岗、永顺王村和花垣排碧中-上寒武统界线剖面、贵州松桃黄莲下寒武统剖面、台江八朗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织金戈仲伍下寒武统剖面等近十条重要的地质剖面。   剖面考察后,在贵州织金县举行了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再划分工作组工作会议。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花垣排碧中-上寒武统界线剖面和台江八朗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其中花垣排碧中-上寒武统界线剖面工作组将在今年年底寒武系地层分会提交报告以供表决。台江八朗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补充工作后,再提交报告。因此,寒武系内部的第一个“金钉子”有望在近期在我国建立。   会议期间还考察了贵州台江著名的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并于9月2日在台江县八郎乌溜坡举行了“凯里生物群”揭碑仪式。八郎乌溜坡周围地区于今年3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将申报国家地质公园。   第7届国际寒武系再划分野外现场会议在我国的召开,充分显示了我国在寒武系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地位,为向全世界展示我国寒武系研究成果、争取“金钉子”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 (地球科学部 姚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