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数学离普通人很遥远吗——关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话题

    日期 2002-08-21   来源:   作者:  【 】   【打印】   【关闭

    国际数学家大会与普通人不遥远 数学与普通人的生活不遥远 数学文化与每个人都不该遥远   国际数学家大会与普通人不遥远   1897年,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数学家在瑞士聚会,研讨当时最为热门的数学问题。这是全世界数学家的第一次大范围聚会。此后,世界各国都争相举办这个大会。但由于数学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影响,100多年来,还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主办过这个大会。   今年8月20—28日,中国将因主办国际数学家第24届大会而受到全世界瞩目。这几天将成为全世界数学家在本世纪的第一个最重大的节日。4000多名各国数学家将在北京欢度这一节日,整个国际数学界也将在世界各地欢度这个节日。   在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前夕,负责主办此次大会的中国数学会收到了福建省南平一中学生李茜的一份捐款。与李茜类似,黑龙江阿城数学培优学校的王彦斌、浙江省永唐市唐先镇唐上村的童晓亮、福建省晋江市第二中学数学教研室的王书印、山东省广饶县西营乡军屯村的纪海刚、北京市十四中学的刘连续、云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陈静安、浙江省安卜县第一中学的郑定钏等很多人也先后寄来了捐款。这些捐款的附言对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召开表达了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尤其表达了捐款人对数学挚热的爱。   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此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实际已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但广大群众自发捐款的热情却充分表明,普通的中国人并不觉得国际数学家大会与自己不相干。   国际数学界也没有忽视中国数学的进步以及中国普通人对数学的热情。此次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已选定11位在中国内地工作的数学家作邀请报告,三位华人数学家作大会报告,如此众多的海内外华人数学家在国际数学大会作特邀报告是前所未有的;为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数学,加强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大会组织了公众报告,邀请中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等以数学的作用和对其他科学乃至对社会的影响为题作公众报告;大会组委会还将和中国少年科学院、中国数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共同主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少年数学论坛;中国数学会还将主办ICM2002数学夏令营。   数学与普通人的生活不遥远   翻开科学史我们不难看到,数学是从数数、测量等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发展起来的。在数学形成为一门学问以前,它一直融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这可以说是数学发展的原始阶段。在数学形成一门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以后,才逐步使普通人对其产生了神秘感和深奥感。   数学家告诉我们,数学研究与普通大众实际生活产生的距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数学理论发展的一种内在的必然要求。事实上,抽象数学理论的艰深,不仅非数学家难于了解,即便是数学家之间也常常难于相互理解。但是,数学归根到底是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数学研究有极大的超前性罢了。然而,正是这种超前性,为人们改造物质世界提供了武器。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数学为人类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数学理论所包含的巨大物质力量正不断显示出来。   让我们看一看科学家所提供的事实吧:物理学是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微积分,就没有牛顿力学;19世纪提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不仅用数学概括了电磁相互作用的实验事实,而且推导出了电磁波(不久即为实验所证实),同时发现了光的本质,开拓了本世纪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的无线电电子技术;同样,数学家欧拉和高斯的理论导致海王星首先在数学上发现,后来人类发明了望远镜,证实了这一数学发现;没有黎曼几何、张量分析,便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没有可能实现原子能的释放和利用;哥德尔、图灵对数理逻辑的研究为计算机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数学的发展为本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创立提供了可能,量子力学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材料科学的发展为计算机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后来,计算机的诞生则使数学更加直接地应用于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去。从波音747飞机的全数字化开发到指纹分析中的小波技术,数学的应用直接活跃于生产第一线,促进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改变着人们对数学的传统认识:今日的数学已不再是代数、几何等传统分支的简单集合;今天的数学研究已不再是仅仅靠一张纸、一支笔便可完成。数学如今已渗入各行各业,并物化到各种先进设备中,从飞行着的卫星到运转着的核电站,从天气预报到家用电器,高技术的高精确、高速度、高自动、高安全、高效率和高质量等特点,无一不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并借助计算机的计算控制来实现的。过去,人们常常认为难以应用的所谓“纯数学”不但可以应用,而且产生了出人预料的惊人的应用成果。   所以,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张继平教授说,数学对普通人其实不是相距遥远,而是已经极其深入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数学文化与每个人都不该遥远   著名数学家张恭庆说,数学是一种文化,它既是诸多门类学科的基础与工具,又是一种思想方法。其概念的抽象性和推理的严密性,有益于人的思维训练。所以,普及数学文化,对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   不少科学家说过,作为一种文化,数学科学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知识创新的重要因素,将更深刻地改变着客观现实的面貌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提升数学科学研究,大力发展数学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创造或保持在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依赖于高水平的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   从以上意义来看,提高每个人的数学文化修养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实用性的目的,而是提升民族素质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物理学家王乃彦最近呼吁:“要大力提高国民的数学素质。”   王乃彦先生还透露,即将在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的海内外华人数学家绝大部分都曾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的成绩已经引起世界同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注意到数学的文化特性及其特殊意义,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今后还将加大对数学科普的支持力度。“如果从普通群众到各级领导都具有较好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文化修养,我们的事业就会少走弯路,科教兴国的步伐将会更稳更快”,著名数学家周青这样说。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