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当初,我盯上“总理基金”——陈章良细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原委

    日期 2004-06-15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马晓岚  【 】   【打印】   【关闭

      今年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10周年。作为当时我国支持青年科学家基金中资助强度最高的一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促进我国高层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0年后的今天,尽管用于资助年轻学者的科研基金项目和金额越来越多,但在科研工作者心目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基金的金额上,之所以保持这么强的生命力,还因为这项基金有着非常严格的评审制度,能够获得这项基金资助,就意味着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同行的承认。    作为这项基金的历史“见证人”,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教授向记者详细叙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时的具体情况。    陈章良回忆:“1994年春节前夕,我接到通知,要我到中南海参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主持召开的科技界部分专家讨论修改政府工作报告的座谈会。会上被邀请发言的还有杨乐等5位中青年科学家,每人发言10分钟。也可能因为我最年轻,因此只给了我5分钟。”   90年代初,我国科研队伍状况令人担忧,人才老化、后继乏人问题相当严重。那时,科研一线的学科带头人的年龄基本上都在50岁以上。据统计,1992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平均年龄为53岁,全国高校的教授中56岁以上的占80%。科技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形势,令科技界很多专家忧心忡忡。    陈章良回忆说:“当时不仅人才老化问题严重,而且人才引进也很困难。不少学有所成的海外留学人员也考虑返回祖国工作,但是,他们最为担心的是国内的科研经费不能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国家应重视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为回国创业的青年科学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那天,在中南海的发言中,陈章良是这样说的:“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例如,美国用总统基金资助杰出青年科学家,并邀请他们到白宫做客。我们是否每年也能从总理基金中拿出5000万元人民币,资助100位海外留学的青年学者回国效力?可以的话,10年之后,就有1000位年轻的科学家得到资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可能从他们中产生。”    年轻人的这番话把大家逗乐了。因为当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每年资助的经费只有2万~3万元,大家认为陈章良的建议有点不切合实际。    李鹏也笑了,他说:“我的总理基金并没有多少钱,大家却都盯上了。”   很快就是元宵节,陈章良应邀参加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元宵节招待会,李鹏一见陈章良就对他说:“我认为你提的建议可行,尽快写一个报告交给科委(科技部),不要太长,有两页纸就可以。”    经多方共同努力,大约是当年3月初,李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呈递的报告上作出批示,批准划拨专款,设立这项支持青年科学家的基金,定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宗旨是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当年,49位青年学者获得了该基金的资助。陈章良也应邀担任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一届评委。    陈章良说,这项基金的最大特点是看重项目执行人的素质,科研人员有较大的选题灵活性。对基础研究而言,杰出青年基金这种不具体限定任务的支持方式更容易出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基金委的管理。”陈章良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评审工作始终坚持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实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在评审过程中,专家们重在考察申请者以往的工作业绩、科学素养以及学风和学术道德,是否具有创新研究能力,并实施异议期制度,整个评审过程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该项基金始终保持着良好声誉。    10年来,国家累计投入11.7亿元人民币,共受理中青年学者申请5489人次,有1174名申请者获得资助,占申请总人数的21.39%。获资助者中,1116人具有博士学位。实践证明,这项基金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促进我国高层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之一,涌现出白春礼、陈竺、李静海、李家洋、王志新、刘德培、田刚、卢柯等一批又一批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其中31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已成为我国科技界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