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概况
政策法规
项目指南
申请资助
共享传播
国际合作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首页
基金要闻
基金要闻
李家洋:寻求遗传发育的哲学灵光
日期 2004-09-1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星星 本报记者 房琳琳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已经等了近一个月。7月23日,在得知李家洋在全球华人科学家大会上获得生物科学成就奖的时候,就想采访他了,但不久他就去西藏考察了。 “我没什么好写的,很普通的一个人,真的没什么好写的。”几次跟他约定采访,他都要这样说,即使在记者踏入他办公室的时候,他也还是这么说。 更让记者吃惊的是,作为一位知名的科学家,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媒体的专访,“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什么大事值得写。” “平生意义最大的事是上了大学。” 秋日午后的阳光从窗外照进办公室,使整个房间显得越发明亮。李院士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跟我们聊起了他的经历。 “我出生在安徽肥西,1978年考上了安徽农学院林学系,1982年到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读硕士,1985年去美国布兰代斯大学读生物学博士,1991年开始到康奈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8月回国。” 几十年的经历,就被他这几句不加任何修饰的句子概括出来了,语气不紧不慢,似乎一切都那么平常,惊不起任何波澜。 当问到对他人生意义最重大的事情是什么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考上大学啦。 对于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的农村孩子来说,能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微乎其微。李家洋高中毕业后,先是回家务农,然后当民办教师,又做了建筑工人。当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的时候,他还在建筑工地上做学徒,紧张的备考复习,是每晚在工人宿舍中熬夜进行的,因为白天要干活。 知识改变命运,但对他们那一代人来说,机遇起着决定性意义。“我们这代人都特别感谢邓小平,没有他的恢复高考的政策,我是不会有今天的。”李家洋平静的语调中透出几分感慨。 读了大学就应该继续深造。出于对当时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的崇拜,本来很喜欢生态学的李家洋,在认真读了很多遗传学的书后,决定去读遗传学的研究生,要读遗传学就应该去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因为那里是中国最高的遗传学研究机构。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去美国读书,然后努力拿绿卡留下来,一直是很多出国者的梦想。但在1994年,刚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完博士后研究的李家洋却带着全家回国了。 “我一直都做着回国的打算,在发达的美国,自己最多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但对当时的祖国,就有可能是雪中送炭了。”9年的美国生活丝毫没有改变这位学者的中国心,他毅然舍弃了美国的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了。在他看来,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回来,应该是无条件的。 当时的中国刚刚走上市场经济的征途,各项资金需求都很大。国家很难抽出足够的资金支持科研,更不用说资助作为基础学科研究的植物遗传学研究了。回国后,李家洋拿到的第一笔科研经费是研究所尽力所能支持的2万元启动经费,连一台好一点的小离心机都买不到。“当时我心里一点都没有那种很急的感觉,因为既然下决心回来了,就早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了。即使在欧美,也要花3至5年时间才能建好一个实验室。”在李家洋看来,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要有的终究会有,急躁突进是没有用的。“拿到经费我高兴,拿不到也不必怨天尤人,反正我已经作好了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了。” 在1994年底,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度推出“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李家洋也参加了答辩,那次他表现得比较优秀,但却没有申请成功,因为有很多人并不能确信他是否真的回国了。第二次申请时,就顺利通过了,“虽然我个人认为,第一次的答辩比第二次好,但别人不了解你。别人的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你得适应。既然是决心回国做研究,别人终究是会了解你的。”事实上,第二年的申请成功就是因为得到了许多专家的了解与支持。回忆起当年的事,李家洋没有一丝波动,在他看来,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 从研究拟南芥转向研究水稻 拟南芥是研究植物遗传发育的最重要的模式植物之一。在康奈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李家洋做的就是拟南芥分子遗传学的研究。 但在当时的中国,却鲜有人做拟南芥的研究,甚至连这种植物都养不好。很多人觉得拟南芥说白了就是野草,不是经济作物;为研究这些野草而给予经费支持,很多人都觉得不值,大家觉得玉米、小麦、水稻这些粮食作物更重要些。 虽然,一些具有远见的领导也支持拟南芥的研究,但是,用那么一点点的经费做拟南 芥研究,确实很困难。考虑到中国的实际 情况,李家洋想到利用我国的资源优 势,从粮食或经济作物入手,找出研究方向与课题。而那时,正好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的钱前博士在遗传研究所做科研,通过与钱前博士的合作,李家洋逐渐把他的研究重点转向了水稻。 生物的遗传虽然有很多共通性,但水稻和拟南芥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而拟南芥和大豆、油菜一样是双子叶植物,在发育上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因为存在着相通的基础原理,才能从拟南芥转移到水稻。 对水稻的研究,当时中国已经有很多 人在做了,怎么选择他自己研究的突破口呢?李家洋还是要从他自己的专业遗传学做选择。水稻等禾本科植物,在发育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分蘖,它直接决定水稻的穗数,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要想提高产量,分蘖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影响分蘖数的因素很多,但基因却是最根本的,如果能找出控制水稻分蘖形成和发育的主控基因,那么就有可能最终应用于高产水稻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了。 李家洋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经过艰苦努力,不仅发现了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而且成功分离和克隆了这一基因,从而在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重要一步。《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的论文,研究进展被选为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的影响很大。” 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李家洋院士,既要处理行政工作,又要带研究生做自己的课题。那种周末、节假日或是晚上加班工作的生活已被他视为家常便饭。 但一有空余时间他都干什么呢?“我爱看书,看些哲学、历史、政治与文学方面的书,有时也看些小说,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在这里,如果不看这些书,可能一辈子都不接触这些。” 这个学理出身,又在美国留学9年的科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来,传统文化的思想早已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了,任谁都无法割舍。 “老子的《道德经》对我的影响很大,充满辩证思想。他可以让你在逆境中看到光明,从顺境中预见到危机。这不仅对做人有帮助,而且对科学研究管理工作也非常有益。”在李家洋眼中,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现在国人观念里的不思进取的消极教条,而是具有超时代眼光的哲学灵光。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单位也要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翻腾的太厉害,同时又要兼有那种凝重厚实感和举重若轻的自信心。用现在的话就是,在管理中要作到责权分明,按规章制度办事,顺其自然;上级把任务分配下去了,就要尽可能地发挥下级的积极性,不能随时改变做法,过多地插手下属,否则,折腾多了,打击了其他人的积极性,就什么事都做不好了。”多年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李家洋院士,从老子的思想中能够悟出现代管理学的思想。 他认为,对中国传统典籍的阅读,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它优秀的一面。老子的顺其自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劝人不要急功近利,任何事情都是有过程的,一步步走下去,坚持下来,前景总会好的。同时,孔孟的“中庸之道”也不是庸俗的瞻前顾后,而是教人怎样不走极端,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之道。 在整个采访中,李家洋副院长的语调都是平静的,他的这种谦和自然可能是得了老子的真传了,不追求波澜的惊心动魄,只求一步步走好,这就是自然了,而这不正是生活的最佳追求吗? ■李家洋与分子遗传学 李家洋博士领导的创新研究组研究方向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的分子遗传学,主要包括高等植物色氨酸与生长素合成途径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信号转导途径、植物株型形成的调控机理、植物碳水化合物与脂类的合成、功能基因大规模鉴定分析,植物逆境应答及植物发育过程中特定信号转导途径与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植物激素的作用与分子机理”与“植物代谢途径与基因表达调控”两个。 植物激素的作用与分子机理: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植物文库转化法、T-DNA激活标签体系和理化因素诱导突变体及基因芯片分析等技术体系,系统研究水稻与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鉴定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组份及其功能。重点探索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础、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如分蘖、穗粒数、千粒重、环境胁迫)的作用机理及其与环境胁迫之间的关系。 植物代谢途径与基因表达调控:通过分离鉴定水稻与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代谢合成途径的突变体,重点研究与品质相关的碳水化合物及脂类的合成与调控。 ■人物小传 李家洋,一九五六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九八二年初获安徽农学院学士学位,一九八四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一九九一年获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一九九四年回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工作。获得一九九五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九九七年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目前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及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等国家项目。